11月9日,元氏县苏阳乡的田间地头满是丰收的忙碌景象。红薯种植户趁着晴好天气,弯腰刨薯、分拣装筐,泥土裹着的红薯从沙地里翻出,映得整片田野格外热闹。
“咱这儿是阶梯地势,沙土地透气保墒,种红薯再合适不过,这手艺都传了70年了!”村民耿海亮擦着额头的汗,笑着对记者说,“村子里有200多户,种植面积1000多亩,几乎家家种红薯,人人都能称得上‘红薯专家’。”
在苏阳乡,红薯早已不是简单的农作物,而是村民致富、集体增收的“当家产业”。近年来,当地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土地资源,跳出“零散种植”的传统模式,一方面引导农户抱团发展,推动红薯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另一方面瞄准产业链延伸,建起粉条加工厂,将新鲜红薯加工成耐储存、附加值更高的粉条产品,逐步形成“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让小山村蜕变成名副其实的红薯种植专业村。
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再到“品牌响”,苏阳乡持续为红薯产业“加码”,让“小红薯”撑起富民“大产业”。作为当地重点培育的增收产业,苏阳乡通过培育专业种植经营主体、引进高产优质品种、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不断夯实产业根基;同时搭上电商快车,开拓线上销售渠道,让乡产红薯、红薯粉条走出田间,直抵消费者餐桌。
截至目前,苏阳乡已有2家红薯种植经营主体,带动6个村1300多农户投身红薯种植,总种植面积达6500亩,年总产值突破1800万元,累计为10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真正让不起眼的小红薯,变成了村民手中的致富“金疙瘩”。(记者 杜倩倩)
(石家庄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