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武威市凉州区智信达农业示范园区,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棚内,一串串沉甸甸、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如同紫色的玛瑙,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片繁忙的景象,正是园区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
![]()
“我们园区现在总共有312座大棚,其中葡萄棚是260座。因为我们是绿色认证企业,所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我们每一个棚的产量控制在3000~3500斤,今年我们的总产量在80~100万斤。”武威市凉州区智信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田秀平向记者介绍道。这份“甜蜜产业”的背后,是公司对绿色标准和品质的严格把控。
![]()
武威市凉州区智信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凉州区松树镇的招商引资企业,产业园共修建全钢架新型日光温室312座,配套建设供水管网和全滴灌设施并修建4000吨恒温气调库1座、16000立方米蓄水池1个、培训中心1处。产业园紧紧围绕“产出好质量、创出好牌子、卖出好价钱”目标,严格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定植紫甜无核A17等鲜食葡萄新品种和美早等樱桃品种,突出“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产品品质,持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村民打开了“家门口”的就业大门,让“顾家”与“挣钱”两不误成为现实。
“我是中堡村的村民,我自从建棚以来就在这儿干,因为离家近,对家庭啊孩子们都能照顾到,再说我们现在每天工资也有一百多元,工资收入很可观,我很满意。”凉州区松树镇中堡村村民陈小燕谈起家门口的工作,笑得合不拢嘴。她的笑容里,充满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憧憬。
![]()
作为松树镇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武威市凉州区智信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产业园优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累计向群众租赁日光温室103座,吸纳了很多像陈小燕这样的周边村民就业,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
“我们用工主要是优先考虑附近的村民,用工高峰期最高的时候能达到120人。日常的话,每天也在六十人左右。我们计划从今年开始对园区进行整体的改造,预计3年之内将改造完毕,相信改造完毕之后,对我们园区的整体规划以及产品的质量会有一个大的提升。”武威市凉州区智信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田秀平告诉记者。
![]()
产业的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凉州区松树镇立足本地实际,持续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走稳走实乡村振兴之路。凉州区智信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松树镇的成功实践,展现了一条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有效路径。一串串小小的葡萄,不仅结出了高品质的果实,更串起了一条集绿色种植、农民就业、产业升级于一体的“甜蜜产业链”。
本文消息来源:凉州区融媒体中心、凉州话桑麻
本文原标题:《凉州区松树镇,葡萄园串起乡村振兴“甜蜜链”》
![]()
![]()
阅读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