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评奖的第八天,主要任务是对240件入围终评的行书作品赋分、亮分,选出入展作品48件,入选作品24件及候补作品8件。工作程序看似简单,其实难度很大。
![]()
早上走进展厅,就被悬挂起来的精彩作品所震撼。在昨天的遴选过程,在场的人都觉得行书作品比篆书、隶书作品水平高。看到许多作品被淘汰,既遗憾又心疼。
![]()
![]()
今天的工作有三大亮点:
一是评委组合优势明显,被网友称为天团组合。评审组长吴东民,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大展评委。于明诠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书风”的旗手,以书风独特,善于创新享誉书坛。方建光、柯云瀚、谢少承、刘新德、范硕五人二十年前都是在国展中多次入展获奖作者,与于明诠同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评审委员。方斌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最引人关注的是86岁高龄的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金伯兴。金先生也是先从国家级书法大展中走出来的,后多次担任“国展”的评审工作,是老当益壮的全国著名书法家,年龄虽长,但精神状态非常好,思辨、审美能力毫不逊于其它评委,是网友推荐的评委。他们九人书风不同,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在自己所属的区域是书坛的一面旗帜。
![]()
二是作品最为精彩。总观现场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作品规格看,八尺整纸没有隶书突出,四尺以内的小作品较多,且特别精彩,如218号作品规格为四尺单条,却在其上写了八片,不觉得拥挤;最小作品尺寸为三尺整纸如160号,182号尺寸为46厘米乘138厘米,实际书写空间却只有36至60厘米,并以三条屏形式呈现,每屏12厘米乘60厘米。从用纸看,颜色明显比隶书、篆书丰富。绝大多数以淡远清雅为基本原则,也有色彩饱和度特别高的较为眩目的作品,如142号(橙色)、186号(深黄)、121号(大红)、59号(湛蓝)。从取法上看,“二王”、颜真卿、宋四家、明清诸大家都有,总体以帖学占比较大,但几件取法金农(234号、228号)、朱耷(182号)、刘墉(147号)、何绍基等风格的作品很是抢眼。
![]()
从墨法上看,非常讲究,极为丰富。没有“一黑到底”的死墨,有些用墨很淡,如229号、160号作品,有些枯润相间如99号作品,有些浓淡枯润焦都有表现,如49号、214号、230号、173号作品。总体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精神自由的审美体验。从书写内容看,对联少,字小而多。审读的评委看到后,眉头紧锁,这么多的文本,何时能读完!从作品形式看,最独具匠心。看得出,大多数作者不但在作品的本体语言上下了功夫,而且在形式设计上也下了大功夫,部分作品大开大合,如山水画之留白,把诗歌、舞台剧、花鸟画的审美意向用在形式的设计上,如23号、236号、178号、202号、185号、157号、156号、72号、19号作品。
![]()
三是进入终评的作品数量最多。篆书进入终评的作品只有90件,隶书200件,行书达到240件。篆书、隶书大字作品多。行书小字作品多,内容多为大篇幅。
作品悬挂起来后,工作人员在逐一登记时发现三个疑点:一是有三件作品为草书,具体编号是227号、102号、59号。有人说是行草,最后评委会研究后认为依作者的标注为准。结果他们均标注为行书。二是入围的105号作品和107号作品属名和身份证号一致,投稿地址却不一样,一件为山东济南市,一件为韩国全罗南道木浦市,评委会研究后决定按违规投稿处理不予赋分,不再参与后面的评审环节。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隶书组,1号作品和135号作品为同一人,也被拿下。三是发现形式、笔法、结字、审美特别相似的作品,组委会认为如果进入入展范围,还有面试一关,投机取巧者肯定会露馅。
![]()
评分依旧是独立赋分。观察到一个细节,评委有三种打分方式:一是按作品悬挂次序挨着打分;二是同类作品比对打分;三是先观察后再打分。每件作品的分值在60至100之间。亮分时发现大字作品,八尺整纸一气呵成者得分高,简单明了比设计的“丰富多样”的得分高,比如23号作品,在六尺单条的正中间约12厘米宽、140厘米高的空间写了四行小字,字距、行距比较疏朗,其左右留有大片空白,感觉简洁明了,得分84.89;而42号作品的主体形式与23号类似,不同的是正文宽了一些,在空白处用小行楷题跋达四、五处,结果得分84.84。看得出评委们更注重书法本体语言的呈现,“苦肉计”是行不通了!评委于明诠说:“整体作品很不错,240件作品没有明显弱的。”谢少承评委说“小字容易写,大字难度大,须一气呵成,一次成功。小字一块一块地拼接,可以多次创作。所以提倡写大字,这也是大字得分高的原因。”
![]()
在亮分过程中发现,作品的格调、气象对得分有很大关系。同时由于评委审美的差异性,同一件作品最大差距达29分,如214号作品。这也是评委多的优势,过高、过低都去掉了,降低某个评委的权重系数。
![]()
最后,有80件作品进入文字文本审读环节,排名前十的是99号、213号、82号、93号、81号、195号、199号、24号、230号、76号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届特等奖获得者的作品这次得分排名第七。
![]()
晚上将进行文本、文字审读。明天将评出入选、入展作品与优秀奖、特等奖候选作品。
特等奖侯选是谁,等待明天吧。(青少年书法报 杨树岳)
11月10日08:30-12:00(行书审读)
11月10日14:30-18:00(行书评奖)
(评审时间的内容安排,将根据评审工作实际情况而进行适时调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