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对书法最大的误区是什么?”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最大的误区就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对书法有什么意见,或者对书法有什么好感,只因为你喜欢书法,只因为你天天在写字,看到了比自己写的好,当然会感觉到很高兴,很多的人对于写的好的字就非常的佩服,这很正常。
问题在哪里呢?就是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或者也是写毛笔字的,但是把写字和书法艺术混为一谈。
我们绝大多数人还是分不清楚为什么有些字既是写字,又是书法艺术,有些字仅仅是写字,而不能称为书法艺术。
![]()
草书《冠军帖》
其实在古代,也是大多数人都希望把字写得工工整整,这才叫本领,因为他们认为,写字就是一种工具,就是一种表达而已,剩下的都不重要。
那么很多看字的人呢,当然也认为写的工工整整就非常漂亮了,这也是很好的本事。
所以大多数人对于那些写的有个性的字还是看着不太舒服的,这就产生了一个差别,有些人写字既是雅俗共赏的书法,有些人写字仅仅可供欣赏而不能雅赏的书法,虽然都叫书法,但是欣赏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你的楷书写的剑拔弩张,雄壮有力,他就会觉得你的楷书怎么能写成这样呢?是不是太丑了?
![]()
魏碑《张黑女碑》
比如说,你的草书写的奔放不羁,他就会说,唉,你写的字怎么这么野啊?
其实,到底什么样的书法才是书法?不一定普通人觉得不认识书法,很多见识高远,修养很高的人,也未必把有些书法就能看作是很好的艺术,比如说,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学家,他居然对唐代草书大师怀素骂不绝口,他认为怀素的字写的太粗野了。
这是个什么问题呢?这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书法的欣赏角度和欣赏习惯。
比如说,我们现代的有一位书法家叫吴玉如先生,他对魏碑就一点儿都不欣赏,破口大骂,魏碑是粗野的,没有文化的人写的字,真正的书法是二王体系的书法。
你看看,同样是大书法家对正常的书法,比如说魏碑都看不习惯,何况书法修养不高的那些人,对书法怎么不会产生误解呢?
![]()
欧阳询早年楷书
再比如说,当代很多的青年看到田英章写的楷书,哎哟,那就崇拜得五体投地了,可是过了几年之后,慢慢觉得田英章的字写得并没有那么好啊,反而有索然无味的感觉。
说来说去,就是中国的书法是博大精深的,之所以博大精深,因为它大体上分为两个体系,一个体系呢,我们把它叫做金石学体系,这些书法包括魏碑,包括篆书,包括隶书等等。
![]()
现代书法家高二适的草书
还有一个书法体系呢,叫做帖学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以二王书法为主流的二王书法,就是从唐代以来盛行的楷书,行书,草书,这样一些说法。
我们绝大多数人所了解的书法大体上就维持在楷书,行书,草书这些书法之内,能够了解其它的楷书的人,是非常少的。
![]()
钟鼎文《散氏盘》
比如说隶书呀,篆书呀,魏碑啊,仅仅在魏碑体系里边,书法的形式风格比唐楷的风格的形式要多的多,这样呢,就会给我们产生目不暇接的感觉。
而且,对于习惯于欣赏唐楷书法的人来说,觉得魏碑很眼生也很不舒服,不经过训练,是无法接受这些书法的。
这么多的书法中,到底怎么欣赏书法?哪个书法到底好在什么地方?真的有点说不清的味道。
这就是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的原因,第一,中国书法历经了2000多年的演化变迁历史,历经了篆书的建创建,历经了隶书的变化,历经了楷书的兴起,还产生了行书和草书。
![]()
印玺书法
在这么多的书法体系里边,从唐代以后,很多书法还被我们抛弃了,比如说魏碑啊,隶书啊,篆书啊,这些书法。唐代以后我们基本上就不用了,我们现代人也很少用,所以很多人也不认识这些书法,对于书法的这些内涵就了解的很少很少,他们了解的最多的就是唐楷一类的书法,或者是像《圣教序》、《兰亭序》这样的行书书法。对大多数人来说,要了解书法还是需要一定书法知识作为参照的,没有一定的书法知识做参照,你要让他认识什么叫书法,什么是好的书法,当然这个困难很大,不但是我们学书法少的人,即使是喜欢书法,学了好多年书法的人,如果不是全面的接触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体系,对中国书法史,对中国书法批评史有一点点的了解,那么,也会对很多的书法是不会欣赏的。
![]()
尹秉绶的隶书
前面我们不是说了吗?像苏东坡对怀素的草书就不满意,前面我们不是说了吗?像现代的吴玉如老先生他对魏碑一点都不想欣赏,这说明什么?说明书法要让大众全面的来接受,这么丰富的遗产,确确实实还是难为大众的,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书法家,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丰富的书法的训练,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所了解。
所以,大多数的人认为,公众人物的字就是最好的字,这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我们还是应该原谅他们,我们不能原谅的是,我们喜欢书法的人,应该广泛的来传播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的美学原理,让我们很多的人,都能够了解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的历史。
其实只要有一个小时普及一下书法基本知识就足够了,比如说,最起码你要知道什么是篆书,什么样的书法叫隶书等等,把这些知识简简单单就一个小时都能解决的问题,可是呢,我们可能从来就没有系统的有过这样一个小时,这不在于我们大众对书法有什么误解,而在于我们教育体系真的是应该思考一下,给我们大众应该带来怎么样的对传统文化的自信问题了。(本文2049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