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商行“万亿俱乐部”格局重塑:谁将率先突围?
头部阵营稳如磐石
重庆农商行以1.66万亿元的资产规模继续领跑全国农商行,9.3%的增速展现出西部金融“压舱石”的强劲动力。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覆盖重庆城乡的1733个营业网点,80%分布在县域及农村地区,形成“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的独特优势。上海农商行以1.56万亿元资产紧随其后,依托长三角经济活力和科技金融布局,在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建立差异化壁垒。广州农商行和北京农商行虽分别以1.42万亿元、1.35万亿元守住万亿门槛,但前者受房地产敞口拖累净利润下滑18.73%,后者则凭借1.53%的盈利增长展现韧性。
第二梯队加速冲刺
成都农商行以9991.85亿元的资产规模成为最接近“万亿俱乐部”的候选者,距离破万亿仅一步之遥。其7.34%的营收增速和6.97%的净利润增速,显示出“规模+盈利”双轮驱动的潜力。深圳农商行(8024.66亿元)和东莞农商行(7697.05亿元)虽资产规模暂居第二梯队中游,但资本充足率均保持在15%以上,为后续扩张预留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农商行资产规模微降1.78%,东莞农商行净利润下滑超20%,凸显盈利模式优化的紧迫性。
区域深耕与差异化破局
“得县域者得天下”已成为农商行的共识。重庆农商行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个人存款占比超85%;上海农商行则聚焦市郊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将区域经济禀赋转化为业务优势。然而,行业整体面临息差收窄、大型银行下沉竞争等挑战。中国人民大学罗煜教授指出,“中小银行必须依靠‘地缘人缘’的软信息优势,弥补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短板”。
下一个万亿农商行花落谁家?
成都农商行凭借年末破万亿的确定性领跑,而深圳、东莞、杭州联合银行等则需在资产扩张与盈利平衡中寻找突破口。“本地化、普惠化、特色化”是共同的关键词:深耕社区客群、开发信用贷款产品、绑定区域产业链,将成为农商行从“规模竞赛”转向“质量竞逐”的核心路径。这场万亿之争,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对农商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终极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