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电视剧里,最让人感到过瘾的战争场面是什么?
当然是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张翼德当阳桥一声吼,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啦!
英雄匹马单枪,于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简直太爽了!
![]()
但今天,我得给大家泼一盆冷水。
因为真实的古代战争,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里,都跟这些浪漫的英雄主义,没半毛钱关系。
恐怖的“辅兵大队”
真正的古代战争,核心就只有一个字:熬。
熬什么?熬路途,熬天气,熬粮食,熬那些数不清、理还乱的鸡零狗碎。
古代的战争,打的是后勤,拼的是物流。
![]()
大多数人都以为将领们干的活,是韩信、白起那种,在营帐里运筹帷幄。
其实,在大部分时间里,将领们天天操心的是:今天的士兵们能不能准时吃到饭、车轱辘坏了有没有备用的、晚上营地厕所挖哪儿等等,这种破事。
咱们,就以一场从西安到洛阳的“百里级”行军为例。
看看这区区几百里路,一支精锐大军究竟该怎么行军。
咱们,先说人数。
古代打仗,说“起兵十万”,可不是一下子出动十万个嗷嗷叫的战兵。
这“十万”里面,真正能拎着刀子上阵砍人的“战兵”,有一两万就顶天了。
![]()
那剩下的八九万都统称为“辅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工程兵、运输兵、炊事班、维修工、医疗队的超级集合体。
一般来说,军队里战兵和辅兵的比例大概是1:5。
也就是说,一个战兵屁股后面,得跟着五个给他服务的后勤保姆。
一个战兵,总得有一套盔甲吧?一副弓弩吧?得几杆长矛吧?这些东西坏了谁修?
所以,得带工匠吧。
几万人每天要吃饭吧?粮食从哪来?
不可能沿途现抢,得从后方运。
谁运?得征发民夫用马车牛车拉。
拉车的牲口要吃草,人要吃粮,这又是个无底洞。
![]()
所以,“一万精锐”部队背后,实际上是一支由一万战兵、两三万运输民夫、一两万工匠杂役组成的。
一支十万人的队伍,与其说是行军,倒不如说是搬家。
真正的日常行军
这么一支庞然大物,行军一天能走多远?
日行百里肯定不可能,那是对轻装斥候的要求。
对这支“搬家大队”来说,日行20里才是常态。
当然,这还得是顺利的情况下。
现在,让我们来还原一下他们这一天是怎么过的。
凌晨两三点,天还不黑,辅兵就得爬起来,漫山遍野找柴火,埋锅造饭。
![]()
这可是给几万人做早饭,这工程量,还是土灶烧柴的!
等战兵们吃完,估计太阳都快晒屁股了。
吃完之后,收拾帐篷、锅碗瓢盆、各种物资,装车。
几万人的队伍,走在那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前后能拉开十几里地。
可真是“人数过万,无边无岸”。
估计前面的人都到地方准备宿营了,后面的人可能还没出发呢!
到了下午三四点,就得赶紧找地方宿营,因为宿营是比行军更累的活。
首先,选址就是个大问题。
![]()
第一个需要满足的条件就是,露营地旁边必须有河。
几万人加上成千上万的牲口,一天要喝掉多少水,没稳定水源,第二天就得全军崩溃。
所以,行军路线基本被河流锁死。
选址之后,真正的工程开始启动了。
首先,要伐木。
几万人要吃饭、取暖、照明,都得砍树。
其次,扎营。
搭帐篷只是基础活,士兵们还得挖壕沟、立栅栏、设拒马、挖厕所、建瞭望塔。
不但要防止敌人夜袭,也要保持基本卫生。
![]()
不然,一场瘟疫就大军就直接报销了。
然后,再来一次几万人的晚饭。
最后,辅兵们检查车辆、马蹄铁,修理白天损坏的器械。
这一套流程折腾下来,没三四个小时根本完不成。
所以,一天的有效行军时间,其实也就中间那四五个小时。
物资为啥永远不够?
古代行军走这么慢也就算了,最要命的是沿途消耗。
![]()
我们来算一笔账,这也是古代将领们最头疼的难题。
假设一辆马车,能拉1.5吨物资。
一辆马车的配置是:两匹马,四个车夫,再加上一些护卫辅助,算6个人。
这6个人加2匹马,每天就要消耗掉几十斤的口粮和草料。
从西安到洛阳,500里路,日行20里,要走25天。
这一车1.5吨的物资,走一半就只剩下一半了。
另一半,全被运输队自己在路上吃掉。
而且,这1.5吨物资里,不可能全是粮食,还有盔甲、武器、帐篷、工具等东西。
粮食能占一半比重,就算谢天谢地了。
![]()
这么算下来,两辆马车的物资,运到前线,相当于只送来了一车粮草,而且还是个半车。
这还没算下雨受潮、颠簸撒漏的损耗。
所以,为什么史书中动不动就“粮草不济”?
不是皇帝小气不给,而是这物流成本实在太特么高了!
要想让前线士兵吃饱,后方就得征集十倍、二十倍的粮食和民夫上路。
你想想,这将对国家造成多么恐怖的压力?
陆路这么坑爹,古人也不傻,大多都会选择水陆并行。
水运的成本,能比陆运低上百倍,一艘船的运量,顶得上上百辆马车。
而且顺流而下,日行百里轻轻松松,还不费人畜之力。
所以,古代的经济和军事命脉,永远围绕着运河。
![]()
隋炀帝修大运河,被骂了上千年昏君,但后世王朝,哪个不是靠着这条河吃饭打仗?
开封、扬州这些城市为啥能繁荣?就是因为它们卡在了漕运的节点上。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函谷关、虎牢关那么重要。
因为这些关隘卡死的,就是那几条无法绕开的、可怜的陆路后勤线。
你把函谷关一堵,敌人的后勤过不来,前线大军立马断粮,自然不战自溃。
所以,历史上那些所谓的奇袭、神机妙算,比如邓艾偷渡阴平,之所以能被史书大书特书,正是因为它们是违背了上述后勤规律的豪赌。
赌赢了,名垂青史;赌输了,尸骨无存。
战争的常态,正是那些笨拙的、缓慢的、消耗巨大的正面推进。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得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