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姜维退守剑阁,抵御魏军。
本以为剑阁天险能成为蜀汉的最后一道屏障,但谁都没想到,邓艾竟然真的带着大军走了小路。
邓艾从阴平小路出发,绕过了剑阁,直接进入了成都平原,吓得刘禅不知所措。
姜维和邓艾一个是守方,一个是攻方,他俩谁更厉害些?
![]()
天才与痴儿
姜维的老家在天水郡,而他的父亲姜冏曾经担任本郡的功曹,因此姜维小时候的生活水平并不差。
只可惜姜维出生后不久,姜冏就牺牲在了战场上。
天水郡属于凉州地界,这里住着很多胡人,比如羌族、戎族。
这些胡人时不时就要发起叛乱,十分烦人。
![]()
公元203年,胡人再次发起叛乱,他们想要杀死郡守,自己当家做主人。
姜冏为了掩护郡守撤离,挺身而出,拦住了胡人,最终郡守成功逃脱,但姜冏却没能逃出来。
姜冏的英勇表现为家族争得了荣誉,姜维也因此得到了朝廷的重视。
![]()
姜维成年后,天资聪颖,再加上父辈有功,朝廷让他当了郎中,并特别允许他参与天水郡的军事行动。
本来朝廷是想直接让姜维当将领的,但考虑到姜维是烈士的独子,如果姜维再在战场上出事的话,实在是不好交代。
于是朝廷就给了姜维一个文职,同时让他参与本郡的军事。
![]()
姜维走马上任之后,见到了当时的天水太守马遵,此人也是刚来上任的,并非之前姜冏救下的那一位。
公元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占领天水地区是诸葛亮这次北伐的主要目的之一。
当时姜维和几位同僚正陪着太守马遵在外面巡逻,并不在治所。
![]()
诸葛亮大军来了之后,天水郡各县纷纷响应,吓得马遵直接就要逃跑。
姜维等人认为马遵应该回到治所冀县,然后召集兵马,抵御蜀军。
但是马遵早已被吓破了胆,他甚至觉得自己身边这几个本地人也是蜀军的卧底,于是他直接抛下姜维等人,独自逃往了邻郡。
![]()
姜维等人不明所以,只好一路追到邻郡,但是马遵进城之后便关上了城门,甚至还要放箭射杀姜维等人,他们只好返回天水。
然而等姜维他们返回冀县后,冀县的守将说他们弄丢了太守大人,肯定怀有二心,也不让他们进城。
走投无路的几人只好投降于诸葛亮……
![]()
姜维年少成名,被誉为天才,备受瞩目,仕途畅通。
而邓艾可没有这种福气,比姜维还要大五岁的邓艾,从小就不被人重视,他甚至还因为身体原因被人瞧不起。
邓艾跟姜维一样,也是幼年丧父,但是他比姜维还要惨一些,因为邓艾的父亲死得“悄无声息”,毫无意义。
![]()
邓氏虽然也曾是当地的大族,但是在乱世之中,一个家族的覆灭可能就是一两天的事。
邓艾年幼之时,家族尚存,因此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公元208年,曹操从刘琮手里得到了荆州,他下令让荆州民众北迁,以防荆州丢了之后两手空空。
![]()
只有十几岁的邓艾被迫离开了家乡,去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颍川。
搬家的时候,邓氏的财产都被曹军抢走了,所以他们到了“新家”之后,只能从零开始,大人们在田中劳作,邓艾只能去放牛。
![]()
邓艾放牛时,偶然路过东汉名士陈寔的墓葬,看到了陈寔的墓志铭,其中有一句“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令邓艾触动很大,因此他给自己改名为邓范,字士则。
但是他回家后一查才知道,已经有一位同宗叫邓范了,所以他只好改名为邓艾,改字为士载。
![]()
为了保证朝廷官员的俸禄和军队士兵的粮饷,魏国开始使用屯田制,邓艾他们这些被迁过来的人,就被称作屯田民。
屯田民使用的是国家提供的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他们用这些工具开垦耕种,田里获得的收成,由耕种者和国家按一定比例分掉。
![]()
从本质上来说,“屯田”就是官家的买卖,因此管理这些屯田民的人,是朝廷派来的特殊官员——典农都尉。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当地的典农都尉见识到了邓艾的文章,正是这篇文章让典农都尉记住了邓艾。
然而邓艾的笔试满分,面试却是负分。
![]()
邓艾天生有些口吃,与人交谈时总是磕磕巴巴,挺费劲的。
典农都尉见邓艾有如此大的缺陷,心中对邓艾的评价一下子就低了很多。
因此,尽管邓艾被留下来当了官,但是他只能当一个看守稻草的小吏,而且基本没有升迁的希望……
![]()
战争的延续
姜维投奔诸葛亮后,得到了诸葛亮的重视,诸葛亮认为姜维是个可造之才,于是便费尽心思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诸葛亮在给蒋琬的密信中写道:“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
这里提到的“永南”,指的是名士李邵,“季常”指的是名士马良,两人都是在蜀汉颇为有名的名士,诸葛亮说姜维他们还厉害,这可是极高的评价。
为了让姜维成为蜀汉栋梁,诸葛亮将他带在了身边,他要对姜维进行言传身教。
![]()
诸葛亮去世之前,将自己编写的兵书都交给了姜维,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衣钵。
姜维确实认真学习了“诸葛兵法”,但是他在其他方面不如诸葛亮,而且他也没有一个好的帮手。
再加上后主刘禅轻信宦官,导致姜维根本无法放开手脚去做事……
![]()
邓艾这边,他当了二十年的看粮小吏,终于熬出了头,当上了典农校尉的功曹。
某年秋天,邓艾去洛阳做汇报,见到了当时的洛阳太尉司马懿。
别人看不出邓艾的厉害,司马懿这个老狐狸可看得出,司马懿直接征召他为太尉府的掾属,之后又提拔他担任尚书郎。
![]()
自从遇见了司马懿,邓艾就转运了,之前的邓艾到哪都不被人重视,而被司马懿看中的邓艾,到哪都能立功。
公元257年,魏将诸葛诞看不惯司马家的所作所为,决定联合东吴与魏国为敌。姜维也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北伐。
![]()
然而,诸葛诞的攻势并没有持续太久,姜维这边的情况也不是很好,这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公元262年,姜维再度起兵进攻魏国,朝廷派出邓艾迎战。
邓艾仔细分析战况后发现,蜀军的战线长,给养困难,难以长久维持下去。所以,只要他坚守不战,蜀军自会退去。
![]()
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料,姜维大军虽然来势汹汹,但不能长久。魏军先是以逸待劳,之后又找到机会反击,姜维败退,回到了沓中。
第二年,司马昭派遣钟会讨伐蜀汉,同时命邓艾从旁辅助。邓艾和钟会之间有些矛盾,不愿在一起共事,但是这反而给了邓艾走险路的动力。
![]()
为了比钟会先立功,邓艾豁出老命,走了阴平小路,一路上虽然艰险万分,但他还是闯过来了,就此邓艾也立下了奇功。
而姜维大军被钟会牵制在剑阁,根本没有机会回防成都。
尽管姜维后来又想出了“一计害三贤”之妙计,但也是无力回天。
![]()
所以,纵观两人的一生,姜维的起点很高,但是却没有什么进步,虽然他有一个“诸葛亮弟子”的名头,但是打起仗来并没有诸葛亮那种效果。
姜维当然是大汉忠臣,但他也只是“忠臣”,并非治世“能臣”。
而邓艾的起点虽然低,但是他沉得住气,一直在学习,卧薪尝胆二十多年,终有一朝被司马懿赏识,成为了屡立奇功的能臣。
所以说,邓艾确实比姜维高明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