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子二人皆为战将的情况,在三国时期并不少见,有不少人都是将门世家。
将门世家可比官宦世家难多了,毕竟带兵打仗是件玩命的事儿,而且军事才能是不能遗传的,必须言传身教。
因此,父子二人同时“忠烈”的情况时有发生……
![]()
关氏双虎
刘备的结拜二弟关羽,是蜀汉的顶尖战力,他不光是战斗力强,在谋略方面也很出色。
刘备相信他的能力,将荆州交给他打理,然而关羽有负兄长所托。
他贸然进攻曹操,结果被后面的孙权偷袭,弄丢了荆州,也弄丢了自己和儿子的性命。
![]()
关羽的儿子名为关平,《三国志》中说他是关羽的亲儿子,但并未提及他的亲生母亲。
地方史书《关帝志》中记载,关羽的正妻是胡氏,公元178年,胡氏生下了关平。
这一说法看似挺详细,实则真实性存疑,不可轻信。
![]()
在《三国演义》中,关平并非关羽的亲生儿子,而是从别人家领养的。
当年关羽千里走单骑,到处寻找刘备,最后终于确定刘备就在河北袁绍处。
于是关羽急忙前去迎接,但是由于关羽在不久之前“斩颜良诛文丑”,所以他不能被袁氏兵马发现,只能让孙乾去把刘备接出来。
![]()
孙乾走了之后,关羽便开始寻找安歇之地,他看到不远处有一户人家,于是便牵着马走了过去。这户人家的主人也姓关,名叫关定。
关定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关宁”,是学文的书生;次子名“关平”,是学武的勇士。
![]()
不久之后,孙乾带着刘备、简雍来找关羽会合,几人见面寒暄一番后,觉得此地不宜久留,于是便向关定告辞。
关羽临走之前,关定想要让十八岁的次子关平追随关羽。
当时关羽没有家室,没有儿孙,所以刘备觉得他需要一个“儿子”,于是便劝关羽答应了。
![]()
从此,关平就成了关羽的养子,陪侍关羽左右。
有关羽这位顶级高手指导,关平的武艺日渐精进,很快便成长为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关羽留守荆州期间,关平一直留在他身边。
就连最后败走麦城时,也与关羽一同被擒,两人连死都是同时死的……
![]()
傅氏双雄
公元220年,关羽和关平被吴人杀害。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兴兵伐吴。
刘备伐吴期间,涌现出了一批新的猛将,傅肜[rónɡ]就是其中之一。
傅肜作为先锋大将,一路高歌猛进,击败了数员东吴大将,一直打到秭归才停下来。
![]()
第二年,刘备亲自来到秭归,之后他又带着军队来到了猇亭。
随后刘备摆开阵仗,任命冯习为“大督”,傅肜、赵融、廖化等人为别督,与吴军展开对峙。
然而刘备的连营八百里,被对面的陆逊抓到了破绽,一把大火烧得刘备晕头转向。
![]()
关键时刻,赵云杀出了一条血路,救走了刘备。
吴军士兵自然不想放走刘备,急忙追了上来。傅肜为了掩护刘备撤离,自愿留下来断后,与吴军交战到天明。
天亮之后,刘备冲出了包围圈,傅肜手下的将士也死得差不多了。
![]()
吴军将领跑来让傅肜投降,傅肜骂道:“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三国志原话)
随后傅肜一个人发起冲锋,战死沙场。
傅肜虽然战死了,但是他的意志流传了下去。
傅肜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傅佥[qiān]”,钟会伐汉时,傅佥力战而死。
![]()
傅肜在战场上牺牲后,蜀汉朝廷感其忠义,任命傅佥担任左中郎,后来朝廷又提拔他当了关中都督,镇守阳安关。
钟会率军前来时,派遣胡烈前来攻取阳安关。
傅佥的副将名叫蒋舒,此人胆小如鼠,一心只想着投降,但他只是一个副官,没有开城投降的资格。
![]()
于是,蒋舒就跑去忽悠傅佥,说他们现在不能坚守,应该出城迎战。
但是傅佥不上他的当,坚持认为只要坚守城池就是有功,出城反而容易多生事端。
要是出城迎战的时候是死了,不但守不住城池,还要白白死去,毫无作用。
![]()
蒋舒见傅佥不上当,于是便提出分兵作战:他带一半兵出击,傅佥带一半兵守城。
傅佥同意了,给了蒋舒一半兵马,但是傅佥没想到,蒋舒压根就没有与魏军作战,他直接就投奔了魏军,并且还把阳安关内部的情况告诉了胡烈。
![]()
蒋舒带走了一半兵马,导致阳安关守备空虚,胡烈趁机偷袭,阳安关被破。
魏军破关之后,傅佥力战而死,就连魏军都对他感到敬佩。
晋武帝司马炎评价说:“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至死不顾。佥父肜,复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以为异?”
![]()
诸葛双杰
诸葛亮老来得子,他去世之时,他的儿子诸葛瞻才刚满八岁。
就算诸葛亮有万般才学,也不可能通过遗传因子把这些才能传给诸葛瞻。
所以,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之子,但是他的才能并不突出,甚至还不如一般人家的孩子。
![]()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当时朝中已无人可用,刘禅只好派遣诸葛瞻去涪县阻拦邓艾。
邓艾率领大军到达涪县后,黄权之子黄崇建议诸葛瞻应该抢在邓艾前面占据险要地势,据险而守,阻挡邓艾等人进入成都平原。
![]()
只要把邓艾堵在外面,他们无法获得补给,因为他们是“奇袭小分队”,只是孤军深入,没有后援。
而蜀军后勤通畅,可以“以逸待劳”,只要据守几个月,魏军自然会饿死。
黄崇的建议非常好,但是诸葛瞻并没有采纳,结果蜀军被魏军击败,他们只能退守绵竹。
![]()
诸葛瞻若是能守住绵竹,也能保住成都,但可惜他又中了邓艾的激将法。
本来诸葛瞻在城内坚守即可,但是邓艾给他送来一封信,说他只要投降,邓艾就上表封他为琅琊王。
诸葛氏的老家是琅琊的,邓艾这么说就是要激怒诸葛瞻。
![]()
按理来说,这么明显的激将法应该没人会中招,但是诸葛瞻却中计了。
如果是正面作战,诸葛瞻并不占优势,魏军没有退路,是被逼到绝境的野兽,而蜀军大多是守城之兵,作战素养当然不如邓艾的野战兵。
![]()
最终,黄权之子黄崇战死,张飞之孙张遵战死,诸葛瞻战死,诸葛瞻长子诸葛尚与父亲一同战死。
诸葛瞻战死时仅有三十八岁,诸葛尚更是只有十八岁。
诸葛尚本来是有机会逃走的,但是他听闻父亲战死后说道:“父子荷恩,不早斩黄皓,以致败国殄民,用生何为!”
说完这句话后他便只身冲入敌阵,慷慨赴死,实乃忠烈之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