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今年的UCL没你想象的那么亲民啊,目前还没大波offer来袭,但拒信倒是不老少的在丢。
这个学校的申请难度,今年估计是要提升起来了?至于原因是什么,我们具体来分析分析。
No.1 今年UCL大概率不会超发offer了!
之前聊过这个事,ucl在9月还在处理学生换cas的事情,offer超发了,学生接受的太多,但学校没名额给学生了,达到ukvi允许发放的上限了。
![]()
然后学生肯定不开心啊,各种申诉投诉,搞的ucl也是头大如斗。好在后面ucl和ukvi那边紧急磋商过,也同意增发cas了,部分学生是赶了个末班车入的ucl,还享受到24小时出签的帝王签证的补贴。
但有些学生还是没赶得上,最终是没办法入读的,对于这部分学生offer可以延期的,而且来年入读学费是不涨的,还送了线上学术写作课。
就你瞅瞅,学校因为超额招生了,也是事赶事,不止是留学生受大委屈没书读了,学校也一肚子委屈和损失啊。学校这次肯定会上一届影响,会控制condition offer的发放的,最起码前期不会发的那么猛,后期收不住脚。ucl的整个审理周期也会比之前要久一些。
![]()
正常ucl每年一个专业都会大量超发1-1.5倍以上的offer,防止学生把ucl当备胎。估计今年ucl会谨慎很多,不会重蹈覆辙。学校越谨慎,受累的只有26fall这部分学生了。offer池的offer变少了啊。
No.2 申请人数上来了!
话说,UCL这个学校还是很对中国学生脾气的,不只是211&985的学生爱申,双非的学生也一样把这个学校作为dream school,爱的那叫一个深层。英本海本的学生虽然不少主目标是G4,但ucl一样不会放过,尤其是分数偏低的那波,可能终极学校也就是ucl。
所以UCL这个学校几乎承载着所有有野心学生的希望,不管冲还是保底。大家都喜欢申下ucl。
![]()
外加这几年就业行情不好,市面上存在学历内卷现象,而破开内卷的第一道门槛就是更好的学校出身。只有名校还尚存留学红利,在市场上有优先被选择权,留学生家庭不就图着这个去的?所以现在,qs50-100左右的学校比如南安和格拉这些其实都不香了。甚至华威这种学校有些学生都觉得不得劲了。只有前50,甚至就G5+LBS更能激发他们的占有欲了。你是这么想的,大家其实都是这么想的。都在不计代价的卷冲ucl了。
所以现在的申请市场是畸形的,ucl和ic这种级别的学校,申请量暴涨后再暴涨,不差学生,申请量猛猛的给,学校真的不差学生啊。
No.3 申请UCL的eu生源开始增长,他们会控中国学生比例!
英国和eu关系其实在修复,青年交流计划已经开始起来了,双边学校直接也开始互通有无了,有交流计划,也有奖学金项目。
![]()
对于ucl来说,他们其实更偏爱eu那边的生源,毕竟作为一个知名度高的学校来说,你不可能集中一个地区收生源的,中国学生他们是想要,但又不能都要。中国留学生占比太多的话,其他学生就有一种反向留学的既视感。这对ucl的长期经营是不利的。
其实今年英国大学这边整体的战略就是修复和eu这边的关系,重新建立项目资源整合,重新建立学生交流。毕竟前两年,eu的生源下降的过于严重了。
这边关系一修复,名额自然会优先供给,而且很多eu学生是不存在签证的问题的。他们可以更晚的申请ucl,比如中国学生3月底ucl就截止了。eu学生不存在这个问题,可以直接继续申,6月截止的那波也是,只要你不存在签证问题。你就可以继续递交。这对国内学生来说是进一步的劣势。
![]()
整体名额就这么多,国内学生肯定是受限制的。不过好在,我们中国学生的申请思路和人家eu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读商科和泛商,只要学校好,专业反向留学也没什么问题。所以有影响,但没那么大,比较集中有冲突的专业难度会更高而已。
总了个结:个人觉得今年UCL难申的主要问题,还是申请的人变多了,在港三那边没讨到好的,基本都加申ucl中。那申请量很上头。
外加ucl今年确实是调整了思路,不会猛猛的给condition,应该会按去年的招人量去减少至少三分之一的发放数量,后期再根据实际接受情况再调整。这种调整的确蛋疼。尤其是申请一年硕的学生,对于背景相对一般的来说,你们拿offer会更难。啥也不说,先替你们默哀一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