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无不表现出忘我的精神面貌和开阔的胸襟。他们做事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私利,一心为百姓着想,胸怀天下,胸怀博大,感情深厚。需要强调的是,在当今社会并不存在 “一家独大” 以及任人唯亲、盘根错节的情况。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公平、法治的社会环境中。
当新中国建立之时,身为领导人的毛主席接到了许多朋友和家人的信件。来信中,有些是恳求他帮忙找工作,有些是想要利用他的权势,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在这样的要求下,毛主席坚持自己的原则,从来没有改变过。据说,在他最忙的时候,他一共写了十八封这样的信,无一例外,都是委婉而坚决地回绝。
那些信,并非单纯的回信,而是对毛主席崇高人格的一种证明。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何为民之本。在当时物质匮乏、民风淳朴的时代,毛主席用自己的行动为国人立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例如毛煦生,他是毛泽东的青梅竹马,他曾在一九五○年写过一封信,希望他能帮他找到一份工作。主席接到那封信以后,回信说:煦生先生:来信收到,北京人浮于事先生不宜远游,仍已在乡下工作为宜。
![]()
大家知道李淑一是杨开慧的好朋友,建国后经常跟主席有书信来往,1950 年一个温暖的秋天,李淑一拿起笔,写下一封饱含深情的信给毛主席。
她在这封信中,除了对伟大祖国的生日表示深深的祝愿之外,也传达了一种简单而真诚的心愿,那就是: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能够亲身来到北京,登上巍峨壮观的天安门,目睹这片历经风雨后终于迎来彩虹的大地,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希望。这个心愿从言语中流露出来,是对祖国富强的骄傲和渴望。
李淑一在来信中也谦虚地表示,她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十分感兴趣,渴望深入学习。她表示,如果有可能的话,她很想亲身聆听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精华的讲解,将其运用在自己身上,为人民、为祖国做贡献。这种向往也许是无意中流露出来的,体现了她作为一个心系祖国、心系千里的知识女性对时代脉动的精准掌握和主动回应。(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李淑一的来信表达想让主席在北京找一份工作。)
收到信后,毛主席给回信说:学习马列主义可于工作之暇为之,不必远道来京!也给婉拒了。
![]()
主席的来信很多,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从这两个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出主席的大公无私。他的大公无私令人钦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