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结束还没多久,赵少康就先被“请”进了司法战场。
台北地检署一纸起诉书,把这位国民党“战斗蓝”领军人物,送上了风口浪尖。
两次亮票,违反选罢法,最多可判两年,检方还特别加了四个字:从重求刑。这事不仅触动了赵少康的神经,也让整个蓝营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
亮票两次不是小事,法律纠纷成了政治炸弹
按理说,投票是秘密的,亮票属于明令禁止。
赵少康却在7月26日的“罢免投票”中,先是把选票举到胸前面对镜头,又在投票前静静展示数秒,被检方拿出监控画面实锤,疑似有干涉选举、鼓动选民的嫌疑。
依据《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第88条,这两次行为构成“故意亮票”,可处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台币 20 万元以下罚金,但赵这一案,检方开口就要求“从重量刑”,这火力配置,显然不只是为了维护投票秩序那么单纯。
![]()
赵少康的回应很含糊,他说自己“没注意到”、“下意识动作”,他的意思很直白:我不是故意的,我都没有注意到,只是下意识动作。
可惜,这种解释在当下的政治氛围里并不占上风,作为一个混迹多年的政客,怎么能在这种事上犯错,更何况还是两次。
起诉时间点选得极妙——民进党刚在罢免案中吃了败仗,支持率下滑,绿营急需一个“转移焦点”的突破口,赵少康这位“蓝营战神”刚好撞上枪口。
![]()
并且检方三句话不离“知法犯法、态度恶劣”,很明显不会轻易放过赵少康,这就是绿营手里的“选择性执法”——对己宽容,对敌从严。
这一来,赵少康案的性质就变了味。从一个“是否亮票”的法律问题,变成了“谁能掌控司法节奏”的政治测试。
民进党借司法之手敲打赵少康,不只是为了他一个人,更是敲打整个蓝营的“出头鸟”。
![]()
郑丽文与赵少康:一场从对立到合作的政治算计
赵少康这回摊上事,蓝营反应却出奇地冷淡。党中央发了份模板式的“尊重司法”声明,几位大佬都集体噤声。
原因不难理解,赵少康虽然是“战斗蓝”的旗手,但在党内却并不受欢迎。
他在党主席选举中力捧郝龙斌,明着怼郑丽文“管不住党内亲中派”,甚至还喊出“令不出中央”。这种风格虽然吸粉无数,却也让他在党内“朋友不多”。
![]()
而郑丽文呢?本来是赵的“死对头”,如今却突然在公开场合改口叫“赵大哥”,不禁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场政治交易的前戏。
郑丽文如今是蓝营的实际操盘手,她要为2026年县市选举铺路,赵少康这块“战斗招牌”说不要就不要,也太浪费。如果赵被判刑,战斗蓝必然群情激愤,蓝营分裂指日可待。
反过来,如果她出面“救赵”,不仅可以缓和过去的党内矛盾,还能彰显自己“整合资源、化敌为友”的能力。
从这点看,郑丽文的转变并非突发奇想,而是精心布的一盘棋。
![]()
她一边推动“蓝白合”争取选战胜算,一边示好赵少康为自己加分。更重要的是,如果她能出面协调,未必不能为赵少康争取到一个体面的结局。
这也能给党内的人员做个姿态,即使曾经是对手,但在面对外敌时她仍旧愿意放下前嫌,和国民党携手共进。
不过事情也没这么简单,赵少康一向强势,是否接受“被救”这份人情,是个大问号;而郑丽文若真出手,又可能要承担蓝营内部“妥协派”的质疑。
救不救赵,不再是私人恩怨,是一次蓝营路线上的大选题。
![]()
判刑、妥协还是重生?赵案背后的蓝营未来剧本
赵少康案最后怎么收场,现在还不好说。但几种可能已经摆在台面上。
如果检方坚持“从重”,法院采纳意见,赵可能面临数月有期徒刑甚至罚款,政治生涯基本宣告断裂。
他在蓝营的影响力会迅速萎缩,战斗蓝派系也将失去主心骨,国民党则可能重新进入“主流派”掌权的时代。
但如果能够协调成功,比如蓝白合谈判中蓝营在部分选区作出让步,换取绿营“放一马”,那么赵案可能以罚金结案,轻描淡写结束。
![]()
这种处理方式虽然不够光鲜,却能保住战斗蓝的颜面,也给郑丽文一个“团结党内”的成绩单。
更现实的是,赵少康案其实给国民党提供了一个重塑结构的机会。与其指望“战神个人”,不如借这场危机推动制度改革。
比如重新界定《选罢法》中“亮票”的标准,明确“故意”与“无意”的法律边界;再比如设立党内纠纷仲裁机制,不再让路线之争演变成人身攻击。
而对郑丽文来说,这是一场“攻心战”。她若能在赵案中斡旋成功,不仅能化解蓝营裂痕,还能在选战前稳住全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蓝营领袖”。
![]()
否则,一旦赵派系倒戈,国民党将重蹈2000年连战整合失败的覆辙,选举还未开打,自己人就先散了。
结语:赵案不是终点,是蓝营转型的起点
赵少康摊上事,检方步步紧逼,蓝营内部风起云涌。但这场看似司法风波的背后,其实是一次关乎路线、权力与团结的深水博弈。
民进党借案打压对手,短期或能得分,但若操弄过度,恐失中间民心。
国民党若想化危为机,就得放下旧怨,重建制度,才能避免再次被历史淘汰。
![]()
赵少康的这场劫难,是蓝营的试金石,也是郑丽文的答题卡。
她若敢救,或许能带出一个更团结的国民党;她若转身离去,赵的倒下就将成为蓝营内部裂变的开端。
这不是赵少康个人的命运,是一场制度与派系的博弈。谁能转危为安,不是看谁喊得响,要看谁走得稳。
信息来源:赵少康“大罢免”亮票2次,遭台北地检署起诉:从重量刑——海峡导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