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引望智能驾驶总裁李文广在论坛上抛出“2026年实现高速L3规模商用,2027年城区L4商用”的时间表时,台下坐着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停车、充电、养车、保险公司的代表。
这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自动驾驶的竞争,已从“技术单挑”进入“生态团战”。
![]()
8万亿蛋糕:谁在给自动驾驶“铺路”?
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在论坛上指出了一个关键转折:到2028年,汽车服务业将形成超8万亿的市场规模,成为“第二个汽车产业”。
这个数字背后,是自动驾驶正在撬动的全新价值链——
- 停车运营商将告别“车位空置率高”的痛点,迎来资源的全时段利用;
- 充电企业将看到车辆在电价低谷时自主选择最优站点;
- 养车平台将迎来能自主预约保养的“高净值客户”;
- 保险公司则面临从“保人驾驶”到“保算法可靠”的彻底重构。
自动驾驶不再只是车企的“诗和远方”,而是所有出行服务商的“新饭碗”。
生态共建:一场“各取所需”的精准合谋
论坛现场,来自科拓(停车)、万帮数字能源(充电)、途虎养车、中国人保、支付宝、闪送的代表,展现的是一幅“合谋”的图景。
这不是一场空谈,而是基于明确商业逻辑的精准对接:
- 停车企业需要自动驾驶解决“找位难”的体验痛点;
- 充电企业期待车辆自主充电,提升运营效率;
- 养车平台看中车辆自主到店带来的稳定客流;
- 保险与支付公司,则在为即将到来的“机器驾驶时代”重新设计产品。
正如李文广所言,引望将推出乾崑智驾生态开放平台——这相当于为生态伙伴提供了一套标准的“对接插槽”。
从“实验室”到“生活场景”,只差一个生态的距离
《自动驾驶出行生态2025》报告描绘的具体场景,让未来变得触手可及:
你的车会在电价最低的深夜自己去充电;会在你上班后自主去保养;甚至能在你熟睡时,作为移动储能单元向电网售电。
这一切的实现,不再卡在技术,而是卡在生态的协同。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论坛的参与者,涵盖了从地产物业到地铁服务的几乎所有出行相关方。
总结
这届论坛最深刻的启示在于:自动驾驶的终极战场,不在算法模型的精度,而在生态连接的密度。
当停车、充电、养车、保险这些曾经的“旁观者”悉数入场,并开始思考如何“分蛋糕”时,意味着自动驾驶的商业闭环正在被真正打通。
技术决定自动驾驶能跑多快,但生态将决定它能跑多远。 这场静悄悄的“生态战争”,将重新划分未来十年出行市场的版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