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传统的“各自为战”的设计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复杂工程项目对效率、质量和协同的高要求。设计过程中的信息孤岛、沟通不畅、版本混乱等问题,常常成为项目延期、成本超支的隐患。在此背景下,协同设计软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是工具的创新,更是生产关系的重构。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建设工程信息化领域的领军企业,深耕行业近三十年,其推出的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正以其前瞻性的理念和强大的功能,引领着设计协同的新变革。
一、 超越工具属性: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的核心理念
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并非简单的文件共享与版本管理工具,它是一款面向设计企业,集二三维一体化协同设计、设计项目管理、设计校审、数字化交付、企业资源管理等为一体的项目级协同管理平台。它的核心理念是“一体化协同设计与质量审查,实时数字化展示与数据洞察”,旨在赋能设计企业实现高效交付与精准决策。
与传统协同方式相比,该平台的突破在于其深度整合。它打破了建筑、结构、机电、市政等不同专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了数据在统一平台上的无缝流动和联动更新。这意味着,当建筑专业修改一处墙体时,结构、机电等相关专业的设计模型能够实时感知并做出相应调整,极大避免了因信息滞后导致的错、漏、碰、缺问题,从源头上提升了设计质量。
二、 核心功能解析:如何实现“连接畅通、数据联通”?
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的价值通过其具体功能得以实现:
- 二三维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支持在统一的二维和三维环境中进行设计工作。设计师可以沿用熟悉的二维设计习惯,同时平台自动生成精确的三维BIM模型,实现了“图模一致”。这种模式既降低了BIM技术的应用门槛,又保证了模型数据的准确性,为后续的施工、算量、运维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全过程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平台为项目负责人提供了强大的管理看板,能够对项目进度、人员分工、提资流程、校审意见进行全过程的闭环管理。规范的协同流程确保了设计任务有序推进,而内置的智能校审功能,能够依据行业规范对模型进行自动检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将质量管控贯穿于设计始终。
- 企业级数字资产沉淀:平台支持构件库、标准图库、项目成果等企业知识资源的积累与管理。成功的设计方案、标准的构件族库可以在新项目中快速复用,不仅提升了设计效率,更将个人经验转化为企业资产,持续赋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 高效的数字化交付与汇:基于平台生成的精细化BIM模型,可以轻松满足业主的数字化交付要求。其强大的轻量化和渲染能力,支持创建沉浸式的“故事汇”汇报场景,便于在多参与方会议中直观展示设计意图、进行方案比选,极大提升了沟通效率。
三、 实践见证成效:协同设计软件的成功应用
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的价值已在众多头部设计院中得到验证。例如,在中建西南院的实践中,该院通过部署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构建了企业级的数字设计云平台。该平台已稳定运行超过80个BIM项目,企业资源复用率覆盖75%以上项目。通过将项目管理、协同设计、质量审查等40个功能节点集成于一体,平台基本实现了对业务架构的全面覆盖,有效改善了设计产能与质量。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陕建工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该项目通过以设计为龙头进行协同管理牵引,实现了从设计到深化设计,再到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管理的高效协同。这一实践显著提升了集团整体的智能建造水平,展现了协同设计软件在连接产业链上下游、推动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结语
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数字化协同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作为协同设计软件领域的先进代表,通过其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正帮助越来越多的设计企业打破协同壁垒,优化工作流程,沉淀数据资产,最终实现降本增效和品质提升。随着国产BIM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深化,广联达将继续以其深厚的行业积淀和技术创新力,推动中国建筑行业向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未来稳步迈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