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虽说大家每天都在吃饭,但是吃出来的效果可大有不同,有的人吃完心情舒畅,身体顺畅,浑身有劲儿;但有的人吃完却腹胀难受,便秘,乃至反胃。
其实我们吃对食物,比单纯的填饱肚子,要重要得多。无论我们脾胃是强是弱,都要把入口的食物重视起来,否则再好的脾胃都可能被食物所伤。
以前在家里时,母亲总是说,生冷油腻要少吃,她老人家自己一口凉的都不碰,像是我们喜欢的冷饮,她也一口不喝,对于脾胃的保养,她非常在意,所以一把年纪,胃口都不错。很多同龄人却经常胃胀,胃疼,可见保养脾胃有多重要。
![]()
下面这5类食物,无论脾胃强弱,都要少吃,脾胃不好的朋友最好不吃。
消化不好,少吃黏腻食物
黏腻食物指的是黏米,糯米类的,像是元宵汤圆,粘豆包,粽子,年糕,糍粑等,这些食物吃起来黏糊糊的,一般是中老年朋友的最爱,像我奶奶,就非常喜欢吃元宵或是粘豆包,但是这种食物,很难消化,尤其是老年人更要少吃。

不光是中老年人,像是身体发热,腹胀腹痛,拉肚子的人也要少吃,这种黏食糊在胃里,会影响身体吸收其他的营养食物,而且黏食饱腹感很强,吃完以后像是别的蔬菜,五谷基本都吃不下了,身体单靠这种黏食是无法满足营养需求的,不利于我们身体的恢复。
而且大病初愈者如果吃黏食,很容易反复,这种在传统医学上被称为“食复”,也就是饮食不当,没吃对东西。
而且黏食还会导致气血粘滞,让气血流通变得不顺畅,所以有血瘀,三高的朋友更要少吃!
![]()
如果偶尔一次吃多了,感觉腹胀,积食,分享一个小动作,帮助我们的脾胃顺顺气。
首先,准备一个垫子,双膝跪地,我们的膝盖,腿部以及脚背都要和地面有接触,上半身保持直立的状态,双手下垂或是搭在大腿上;其次,缓慢坐下,重量放在我们的脚部,保持正常呼吸。最后,放松身体,身体往前倾,手臂往前伸,拉伸我们的身体。
![]()
注意,饭后半小时内不要做!重复5~10次即可。
总是胃疼,少吃生食
生食指的是一些鱼生,刺身,凉拌菜,蔬菜沙拉等,甚至是三分熟的牛排,都可以归结到半生不熟的食物中,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吃热的食物,生食不要吃,但随着各国文化互通,像是刺身一类的三文鱼,北极贝等等,都常在餐桌上出现。
![]()
这类食物抛去有可能感染寄生虫外,它们本身就自带寒凉之气,吃到肚子里,还要损耗身体的阳气去捂暖它们,很多人一吃刺身就拉肚子,这就是刺激了肠胃,尤其是本来就脾胃阳气不足,经常胃疼的朋友,一定要避免生吃。
想要享受美味,可以选择火炙,凉拌菜类建议也选择能够水煮的菜品,很多人都喜欢生吃黄瓜,但是黄瓜性寒,我们老师帮人调理完身体,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吃黄瓜和西瓜,这两种是大寒食物!
![]()
实在忍不住,偶尔吃一顿,也要搭配上姜醋,黄酒或是紫苏等,这类温热的食物,不要为了嘴上一时吃得爽,事后胃疼满床打滚。
腹胀积食,少吃冷食
冷食跟生食还有一定的差别,冷的食物不一定是生的,像是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剩饭剩菜,以及雪糕,冷饮等,这类食物和生食一样,都会伤害脾胃的阳气,而且寒气带入到身体中,很容把脾胃运化的功能给损伤掉。
![]()
本来之前能运化十份食物的量,现在只能运化五份,这样剩下的食物就会堆在脾胃里,导致积食,所以喜欢吃凉的,喝冷饮,或是寒性蔬果(黄瓜,西瓜,猕猴桃,梨等)总是容易积食腹胀,就是因为这些冷食把脾胃给伤了。
很多蔬菜沙拉,水果捞都成了人们的午餐或是晚餐首选,建议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脾胃状况来吃,如果总是体热阴虚,适当吃一些可以降火,补充各种维生素,如果脾胃虚寒的朋友,一定要和这些冷食说“NO”!
![]()
便秘上火,少吃油腻
很多人吃点东西就上火,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嘴角生疮,口干舌燥嗓子疼,便秘等,这种火气很可能是吃出来的。
现在人口味都重,无辣不欢。像是炸鸡,烤肉,串串,火锅更是年轻人的最爱。都说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事儿,如果不行就两顿,这样一来,我们的“火气”也是双倍!
![]()
之前一段时间,自己吃点辣的东西就总是胃疼,有时候心情不好,就想吃点碳水高,煎炸烧烤来平复心情,这样以来,心情不仅没好,反而体重越来越高,而且吃完以后还会恶心反胃,感觉胃口都变差了。
而且像是各种炸鸡,火锅,烧烤都会放很多的调味料腌制,这些杂七杂八的调味料,添加剂经常吃对身体也没有好处。
尤其是胃火过旺,总是上火的朋友,越吃这种油腻的食物,火气越旺。
脾胃痰湿重,少吃甜食
各种各样的小蛋糕,小甜品,很多女孩子都喜欢,甜食治愈,尤其是在我们心情低落的时候,来上一口巧克力蛋糕,能让人瞬间心情变好。因为糖分进入到身体后会产生大量的多巴胺,这种物质能让我们感到开心和幸福。

所以很多戒糖的人经常会暴躁易怒,而且糖分进入到身体,会让身体感觉到能量充足,身体会给我们发出满足的信号,所以我们就会觉得很快乐。
但是,适当的食用甜品来调节心情无伤大雅,但是过度食用,会让我们越来越胖,还会有三高的危险,以及容易滋生痰湿。
吃对食物,才是真正的养脾胃
脾胃火旺,吃点芦根和麦冬
咱们总是上火的朋友,不要轻易去吃一些特别寒凉的食物去降火,可以选择用芦根和麦冬煮水喝,或是煲汤的时候放一点。
芦根清降肺胃,生津止渴,还有除烦的作用;麦冬生津,清心益胃,这两种食材搭配在一起,可以降胃火的同时,帮我们身体补充津液。
![]()
分享一道芦根麦冬瘦肉汤,鲜美可口,喜欢吃肉肉的朋友,降火养胃两不误。
准备新鲜的芦根20克,麦冬10克,瘦肉少许,把芦根和麦冬洗净,瘦肉可以提前焯水,之后所有食材放到砂锅中,大火煮沸转小火煲1个小时,出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
胃火过旺,经常便秘的朋友都适合吃。
脾胃积食腹胀,吃点“焦物”
小时候每逢吃多了,肚子撑,奶奶总会说吃点烤馒头片,烤的焦黄的馒头不放油,散发着浓浓的焦香味儿,俗话说,焦香入脾,脾胃很喜欢这类焦香的食物,所以今天就分享一些经典的焦香食物,经常积食腹胀的朋友可以做着吃。
焦米泡水喝
焦米用的是普通的大米,健脾养胃。大米不用清洗,用不沾锅炒制,不用放油,不断翻炒,差不多2分钟后转小火,一定要不停翻炒,否则容易糊。炒到焦黄色关火即可,用锅的余温加热,等到晾了以后装出即可,用这个焦米泡水喝,之后再吃米,肚子里会很舒服。
![]()
焦三仙
焦三仙指的是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前面两个我们不陌生,神曲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就是用面和麸皮,加点杏仁粉,赤豆粉和青蒿等发酵而成的,也就是发酵的面团,之后再炒焦。
![]()
过去人吃撑了积食,会用这种土方法。为了效果显著,还会加上一味焦鸡内金,也就是炒熟的鸡内金。
这些东西碾碎了放在饭菜里,与饭菜一同吃下,焦山楂味酸、甘,健脾化积;焦神曲味酸、甘,解表化湿;焦麦芽味甘,行气健脾;炒鸡内金健胃化内瘀。里面每种食材都有健脾化积的效果,可以帮我们把脾胃积留的残食给清清掉,尤其是土鸡内金,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利用来化内积。
![]()
这种鸡胗中黄色的薄膜,是帮助鸡消化一些谷物,虫子,石子,沙粒的主力军,炒熟之后可以减少其腥苦味道,如果实在吃不惯,我们也可以在家中备上几盒这种用焦鸡内金做的鸡内金山药饼。

配料有土鸡内金,山药,茯苓,芝麻,面粉和食盐,除此以外没有杂七杂八的添加剂,也不含糖,吃的都是面饼和芝麻的焦香,酥酥脆脆的,一口咬下还掉渣,把鸡内金腥苦的味道都给遮盖住了。
![]()
里面的山药是健脾养胃的,茯苓又有祛湿化浊的作用,芝麻滋补气血,这几种对于脾胃的养护也有帮助,酥脆轻薄的鸡内金饼越嚼越香,连小朋友都喜欢吃。
![]()
山楂鸡内金焦饼茯苓黑芝麻焦饼儿童养生孕妇零食养饼干
¥49元起
小店月销量101好评率100%
每一片都是独立小包装,干净卫生,方便携带,无论是居家还是出门在外,都可以随时随地养护脾胃,尤其是现在情况特殊,多囤一些这样养护脾胃的小零食,以备不时之需非常有必要。
![]()
食欲差,吃点天然“甘”食,补脾胃
像是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的朋友,就不要想着我们嘴巴馋什么了,而是脾胃喜欢什么,只有顺着脾胃的喜好,才能渐渐把脾给唤醒,食欲打开,脾胃虽然不喜欢甜腻的小蛋糕,小面包,但是它却喜欢天然甘味的食物,这在《黄帝内经》中曾有记载。
![]()
甘味入脾,像是山药,莲子,芡实等,芡实俗称鸡头米,一颗颗和珍珠一样,剥掉外面那一层硬壳,里面是一颗颗光溜溜的小粒。芡实健脾养胃,而且非常平和,几乎任何体质的人都能吃,自带一股天然的清香,煮熟后细细咀嚼能吃出淡淡的甜味。
![]()
除了芡实外,怀山药也是为数不多的甘味健脾食物。我们很多人怀山和淮山分不清,其实怀山药指的是河南焦作温县出土的铁棍山药,又称怀山。在古代这个地方被称为怀庆府,所以大家想吃到真正能补益脾胃的食物,一定要选温县出产的,营养更高。

怀山药吃上去口感细腻,比较面,蒸着吃糯糯甜甜的,这种自带的甘甜味脾胃最喜欢。
还有就是我们常吃的莲子,莲子在南方很常见,差不多六月底到七月,大街上都会看到挑着扁担卖莲子的人,剥开之后,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除去莲心,吃着也是嫩嫩的,带有一股天然的清香甘甜。
![]()
我们可以吃点新鲜的莲子,平时可以备点干莲子做羹吃,准备红枣、银耳、莲子、清水、冰糖、枸杞。
银耳需要提前泡开,撕成小朵,红枣去核,干莲子不用提前泡,冲洗干净即可。除枸杞外所有的食材放到砂锅中,小火慢炖1小时,这样银耳容易炖出胶,莲子也软糯可口,冰糖建议少放,枸杞出锅前再放。

热腾腾,甜丝丝的莲子羹,老幼皆宜。如果想要脾胃的补益更充分更全面,又懒得自己搭配食材,也可以备一些制作好的健脾胃小零食,比如这款口感和营养都十分不错的八珍糕点,是传统的健脾糕点,里面所含的食材更丰富,结合了古籍和多位国医大师的养生建议,经历十几次配方调整,研制而出。

配料有怀山药、莲子、薏米、山楂、鸡内金、麦芽、茯苓、砂仁、陈皮、白扁豆、人参等食材,与小麦粉、鸡蛋揉制而成,带有天然的谷果香,吃上去口感像酥饼一样。
![]()
陈皮祛湿健脾,而且有一股独特的芳香,性温,能温暖我们的脾胃,同时这股香气还有行散的作用。
砂仁化湿,有辛香温散的特点,入脾胃经,善芳化中焦之湿浊、温理脾胃之滞气,具有良好的化湿开胃、温脾理气之效。麦芽甘平,行气健脾,尤其擅长化淀粉性食物。
![]()
茯苓和薏米健脾祛湿,薏米健脾利水,主要祛除我们体内的湿浊之物,性味是往下走的,与茯苓刚好相配,一升一降。
这些食材中,有通有补,有升有降,又很平和。但凡有都会被另一味的温热之性化解掉,使整体达到平衡的状态,补而不腻。低温烘焙,能够完好保留住食材中的营养不流失,从而真正地把营养补益进来。
![]()
![]()
陈皮八珍糕无蔗糖八珍糕茯苓八珍糕传统手工人参养生糕点
¥54.9元起
小店月销量263好评率83%
烘焙后散发淡淡的焦香,还有蛋香和天然谷果的清香,不含蔗糖,即使不能吃甜的朋友也可以放心食用,吃完不会像吃蛋糕甜品那样有滋腻感,肚子里会十分顺畅。当成小零食解解嘴馋,又能补脾养胃,一举两得。
![]()
脾胃的好坏关键在吃喝饮食上,这五种易损伤脾胃功能的食物一定要少吃或是不吃,常吃脾胃喜欢的,吃对食物,肚子不撑不胀,脾胃越来越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