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至,寒气渐起,老苏州讲究的“冬令进补”悄然拉开序幕。在苏州,若未踏足过葑门横街,便不算真正领略苏式生活的精髓。这条长约七百米的古街,不仅是苏州最具烟火气的老菜场,更承载着入冬后苏州人“适时而食”的饮食智慧。
![]()
寒意初临,苏州人讲究温补养生,荤食自然成为餐桌上的主角。不过,苏州人的“补”并非一味大荤大油,而是温润滋养,顺应天时。漫步横街,老摊头爆鱼店前早已排起长队。现杀现做的爆鱼,外皮炸得金黄酥脆,内里却依旧鲜嫩多汁,蘸上那秘制卤汁,鲜香入骨。这是苏州人秋冬餐桌上的家常味道,也是代代相传的味觉记忆。
![]()
![]()
立冬之日,一碗咸肉菜饭是不少老苏州的仪式感。霜打后的大青菜、咸香适口的五花肉,在砖砌灶台与稻草火的慢煨中融为一体,饭香四溢,糯而不腻,吃下去,仿佛整个冬天都暖了起来。
![]()
若说鸡汤与羊肉汤,则是苏州人应对初寒的温柔慰藉。横街的冷鲜鸡店铺日日繁忙,炖一锅清汤,既补身,又不腻口,正是苏州人“温润进补”的体现。
![]()
而那百年老字号“陆稿荐”门前,老师傅正将一块块酱汁肉码得齐整,油亮金红,更让人大饱眼福。
![]()
苏州人深谙“不时不食”之道,立冬进补,自然也离不开时令素食的点缀。近来横街上的“流量担当”,非茨菰片莫属。刚出锅的茨菰片咸香酥脆,一口接一口,嚼出的是苏州人冬日的闲情与滋味。
![]()
红菱与芋艿销量也都跟了上来。红菱壳薄肉嫩,清甜多汁;芋艿煮熟后撒上桂花、蘸点白糖,便是苏州人秋冬午后最朴素的甜蜜。
![]()
![]()
而在“瑞泰酱园”门前,春不老、腊八蒜等酱菜也迎来了销售旺季。“今天特意来买点春不老,搭粥吃最是落胃。”一位老苏州笑呵呵地说道。一碟酱菜,一碗热粥,是苏州人晨起最踏实的开场。
![]()
![]()
对苏州人而言,冬日的满足,也离不开碳水的抚慰。潘记隆的蟹壳黄,不管咸甜,都酥香诱人。刚出炉时芝麻香气扑鼻,咬开层层酥皮,是属于老街的温暖记忆。
![]()
![]()
而脆皮蜂蜜小面包,竟也在这条充满传统气息的老街上“杀出重围”,成为排队美食。外皮甜脆,内里柔软,尤其那面包底,香酥诱人,让人停不了口。
![]()
蛋饺则是年节将至的信号。师傅们在街边一舂一摊,手法娴熟,一只只金黄蛋饺不仅是食物,更是苏州人准备过冬迎节的生动画面。
![]()
冬日的葑门横街,远不只是一条买菜吃饭的老街,更是鲜活的生活场景。碧绿的菜摊、跳跃的鱼虾、忙碌的店家、闲话的居民……
![]()
周末清晨,不妨来此走走。在微冷的空气中,尝一口刚出锅的爆鱼,拎一袋热乎乎的蟹壳黄,打一碗酱菜配白粥,在食物的温度里,读懂苏州人“冬令进补”的智慧,也尝出属于这个季节的、最真实的苏州味道。
姑苏发布出品
来源丨区委宣传部 王晓晴 双塔街道
编辑丨可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