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都市天际线不断被摩天大楼刷新的今天,上海却选择以另一种高度回应城市发展的想象——一座名为“翡翠山”的人工山体,即将在浦东高桥三岔港的土地上缓缓隆起。
![]()
不同于寻常高楼,这座山将以50米的海拔,叠加山顶的“江海楼”,共同构筑一道接近百米的地景标志,成为上海平原上难得一见的人造山岭。
![]()
翡翠山坐落于长江、黄浦江与蕴藻浜交汇的“上海之门”区域,是大吴淞整体规划中的关键一环。未来,这里不仅承载商业、文体与科创功能,更以“生态先行、整体开发”为理念,形成“一心两轴、三片五廊”的空间格局,将自然景观与城市生活有机缝合。
![]()
山体的设计灵感,可追溯至600年前明代永乐年间用于导航的“宝山”。那段随岁月湮没的航海记忆,如今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被重新唤醒。翡翠山延续了上海本土“九峰三泖”的自然轮廓,线条舒缓柔和,不见锐利棱角,如一块碧玉静卧江畔。
![]()
整座山体占地约32万平方米,表层以清洁种植土覆盖,计划栽种七千余株乔木及本土灌木,营造出接近自然的山林植被系统。山内则借鉴空腔结构理念,巧妙设置地下车库与景观水域,既高效利用地下空间,也为游客停车提供便利。
![]()
沿缓坡步道拾级而上,可见多处观景平台穿插林间,登临者能在此眺望三江汇流的壮阔气象。而耸立于山顶的江海楼,以大气姿态与山形浑然一体,远远望去,仿佛一座守护江河的灯塔,静述着这片土地从古至今的流转与守望。
![]()
翡翠山的出现,不仅是城市空间的一次大胆实验,也重塑了市民与自然的关系。它用叠翠的山形与层叠的绿意,为上海人打开一扇通往山林的窗,也让一段沉睡的航海历史,以青山为纸,被重新写进城市的未来。
![]()
你对上海“翡翠山”的设计作何评价?
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