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
最近总听到身边家长说,自家娃一到换季就感冒,好了没几天又反复;有的娃吃饭像 “打仗”,追着喂都不吃,身高体重也比同龄娃矮一截。其实这些问题,可能都和 “锌” 这个营养素没补够有关。作为天天研究怎么给娃做营养餐的人,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锌,以及怎么通过日常吃饭,让娃补够锌、少生病、长高高。
为啥说锌是娃的 “成长小帮手”?
很多家长知道钙、铁对娃重要,却容易忽略锌。但实际上,锌就像娃成长路上的 “小帮手”,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
![]()
先说免疫力,娃少感冒全靠它。平时娃接触细菌病毒的机会多,锌能帮娃的身体筑起 “防护墙”,减少被病毒盯上的概率。有研究发现,没补够锌的娃,一年比补够锌的娃多感冒 1-2 次,而且感冒后好得也慢;要是在感冒刚出现症状时及时补够锌,还能让感冒好得快 1-2 天,少遭不少罪。
再看生长发育,娃长个子离不开它。锌是帮娃合成生长激素的关键,要是长期没吃够,娃的身高就容易 “掉队”。之前看到数据说,不少城市里的娃都存在锌不够的情况,这些锌不够的娃,每年身高比正常娃少长 1-2 厘米,时间久了差距就明显了。
还有娃的食欲和注意力,也和锌有关。要是娃突然不爱吃饭,吃啥都没胃口,甚至出现咬指甲、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大概率是锌没补够。锌能影响娃的味觉敏感度,缺锌了娃尝不出食物的香味,自然就不爱吃;同时它还能帮娃的大脑更好地工作,补够了锌,娃上课、玩游戏时也能更专注。
3 种高锌美食,做法简单娃还爱吃
补锌不用靠 “补品”,日常饭菜里就有很多高锌食材,选对了、做好了,娃吃得香,锌也补得足。今天就给大家推荐 3 种家常又好做的高锌美食,新手家长也能轻松上手。
![]()
第一种是牡蛎,堪称 “天然锌仓库”,里面的锌含量比牛肉还多不少,而且口感鲜嫩,娃大多都喜欢。做法推荐清蒸,带壳的牡蛎洗干净后,水开上锅蒸 8 分钟,蒸好后滴几滴柠檬汁,既能去腥,还能让锌更好地被吸收,1 岁以上的娃就能吃;要是娃不爱直接吃牡蛎肉,也可以做牡蛎豆腐汤,把 30 克牡蛎肉切碎,和 100 克嫩豆腐一起煮 5 分钟,清淡又营养,配粥、配饭都合适。不过要注意,牡蛎不用天天吃,每周吃 1-2 次,每次不超过 50 克(大概 3 个中等大小)就够了,选冷冻带壳的牡蛎也很方便,性价比高还能保留大部分锌。
![]()
第二种是红肉,像牛里脊、猪瘦肉,不仅锌含量高,而且里面的锌特别容易被娃的身体吸收,是补锌的 “优质选择”。给娃做红肉,要选嫩一点的部位,比如牛里脊可以切成小丁,和彩椒、菠萝一起炒,做成菠萝牛肉粒 —— 菠萝的酸甜能中和肉的腥味,彩椒又脆又甜,娃一口一个停不下来,而且菠萝里的营养还能帮锌吸收得更好;要是娃牙没长齐,或者喜欢吃软一点的食物,就做番茄炖牛腩,牛腩炖 1.5 小时直到软烂,番茄煮出汁裹在肉上,酸甜入味,娃能多吃小半碗饭。红肉可以每天给娃吃一点,30-50 克就够了,大概是成人 1 个手掌心的量,不过要注意,吃红肉的时候别和牛奶、奶酪这些高钙食物一起吃,最好间隔 2 小时以上,避免影响锌的吸收。
![]()
第三种是南瓜子,作为 “植物里的锌王者”,它的锌含量在植物食材里算很高的,而且方便储存,平时当零食、加在饭菜里都可以。给娃吃南瓜子,要选无盐烤制的,避免吃进太多盐。早餐可以做南瓜子酸奶碗,把 5 克南瓜子仁碾碎,和半颗猕猴桃、20 克彩椒丁一起拌进无糖酸奶里,5 分钟就能做好,酸甜清爽,娃早上吃能开启活力一天;要是娃喜欢喝粥,就煮南瓜子燕麦粥,快熟燕麦煮软后,撒上 5 克南瓜子仁,再加点亚麻籽粉,营养更全面。平时也可以把南瓜子仁磨成粉,加到娃的面条、粥或者小饼干里,不知不觉就补了锌。
给娃补锌,这些小细节别忽略
补锌看似简单,但要是没注意细节,可能补了也没效果,甚至让娃不舒服。这几个小细节,家长一定要记好。
首先是控制量,别补太多。不同年龄段的娃,需要的锌不一样:1-3 岁的娃,每天吃够相当于一小把南瓜子的锌就够了;4-8 岁的娃,量可以稍微多一点,大概是半块牛里脊的量;9-13 岁的娃,每天需要的锌会更多,差不多是 1 块牛里脊加一把南瓜子的量。要是补太多,娃可能会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所以别觉得 “多补点没关系”,适量才是最好的。
其次是先靠吃饭补,别依赖其他方式。大部分娃只要每天的饭菜里有牡蛎、红肉、南瓜子这些高锌食材,再搭配点蔬菜、水果,就能补够锌。只有当娃确实吃不下这些食物,或者明显看出锌不够时,再考虑其他补充方式,而且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别盲目给娃吃各种 “补剂”。
![]()
最后是学会搭配,让锌吸收更好。要是给娃吃南瓜子、豆子这些植物性食材,记得搭配点橙子、猕猴桃、西兰花这些新鲜果蔬,能让锌吸收得更充分;要是娃同时需要补铁,比如吃猪肝、菠菜,那补铁和补锌的食物要分开吃,最好间隔 2 小时以上,避免互相影响;另外,娃拉肚子的时候,锌会流失得比较多,这时候可以稍微多给娃吃点高锌食物,比如多喝一碗牡蛎豆腐汤,连续吃 3 天,帮娃把流失的锌补回来。
娃缺不缺锌?看这些小信号就知道
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判断娃缺不缺锌,其实生活里有很多小信号,只要多观察就能发现。
要是娃最近突然不爱吃饭,以前喜欢的食物现在一口都不碰,或者指甲上出现小白点,嘴巴里经常长口腔溃疡,那可能就是锌不够了,这时候可以先给娃加几顿高锌饭菜,比如连续吃 2 天菠萝牛肉粒,看看情况有没有好转。
要是娃一到换季就感冒,每次感冒都要好久才能好,或者不小心磕碰到后,伤口好几天都长不好,甚至出现地图舌(舌头表面有一块一块的 “小地图”),那说明锌可能缺得有点多了,这时候要更注意日常饮食,每天都安排一种高锌食材,坚持 2 周左右,大多能看到变化。
要是娃的身高体重明显比同龄娃矮一截,比如班里大部分娃都到 1 米 2 了,自家娃才 1 米 05,而且平时注意力特别不集中,坐一会儿就动来动去,那一定要重视起来,先从调整饮食开始,多给娃吃高锌、有营养的食物,慢慢帮娃把锌补够。
补锌常见的小误区,家长别踩坑
聊完补锌的方法,再跟大家说说常见的几个误区,很多家长都踩过,一定要避开。
第一个误区是 “锌越多越好”。有些家长觉得,既然锌对娃好,那多补点肯定没错。其实不是这样的,锌补多了不仅没用,还会让娃出现恶心、拉肚子等不舒服的情况,长期补太多还可能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所以按娃的年龄补够量就可以了。
第二个误区是 “牡蛎补锌最好,所以天天给娃吃”。牡蛎的锌含量确实高,但它属于高嘌呤食材,天天吃可能会给娃的身体增加负担。而且任何食物吃多了都会腻,就算娃一开始喜欢,天天吃也会不爱吃,所以每周吃 1-2 次,每次适量就够了,不用追求 “天天补”。
第三个误区是 “植物性食物里的锌没用,只有肉里的锌才好”。其实很多植物性食物,比如南瓜子、黄豆、全谷物,里面都含有锌,虽然吸收起来比肉里的锌稍微难一点,但只要搭配好,比如吃南瓜子的时候配个橙子,吃黄豆的时候配点西兰花,就能让锌的吸收效果大大提升,素食家庭的娃也能通过植物性食物补够锌。
其实给娃补锌一点都不难,不用花大价钱买补品,也不用特意做复杂的饭菜。每天在娃的餐食里加一点高锌食材,比如早餐放一把南瓜子,午餐炒一盘菠萝牛肉粒,每周煮一次牡蛎豆腐汤,再搭配点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娃就能慢慢补够锌。看着娃吃饭香、少感冒、身高一点点往上长,作为家长,心里真的会特别踏实。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一起把娃的营养餐做得更用心,让娃健康快乐长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