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
华润置地科创与智数部副总经理陈振连
中房报记者 李叶 北京报道
“在智能体增多的背景下,未来空间设计与基础设施或面临系统性重塑。”
11月5日,以 “智慧空间重塑” 为主题的 “2025 第二届新质生产力赋能未来人居发展论坛” 在北京举办。在主旨对话环节,华润置地科创与智数部副总经理陈振连围绕“智能体时代空间适配” 等话题抛出行业前沿思考。
对于 “未来城市智能体(机器人、无人驾驶等)增多,传统空间设计不友好” 这一话题,陈振连直言,这是一个涉及空间规划、基础设施、规则制度的系统性话题,目前尚无成熟答案,但华润已开始在产品设计中纳入初步考量。
“现在的房子设计时没考虑人形机器人的安置空间,就像过去没预留扫地机器人柜子一样,但房子要使用几十年,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是必然趋势。同时,无人驾驶车的停靠、避让问题,传统道路与公共设施缺乏网联设施支持的问题,以及行人与车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规则适配问题,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陈振连举例。
他认为,从规划层面,未来停车位的配置需求可能因无人驾驶模式发生变化;从基础设施层面,大量道路与公共设施需要新增网联监测与控制功能;从规则制度层面,人与智能体的关系界定、责任划分尚无明确标准,这些都需要行业、政府、企业共同发力,逐步迭代优化。
陈振连还分享了华润置地在多元空间智慧化建设与运营方面的实践成果。
在购物中心领域,华润置地打造的 “智慧购物中心” 系统已历经多轮迭代。通过输入 “客户舒适温度、CO2含量、营业时间” 等基础条件,系统可通过算法自动控制照明、空调主机等设备的开启、关闭与调节,实现精准节能。
“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年耗电量约一两千万元,目前试点项目已实现10%~20%的节能率,对全国的购物中心而言,既是显著的成本节约,也为国家节能降碳贡献力量。” 陈振连说。
在社区与住宅领域,华润置地以 “三好十二优” 体系为核心推进智慧化。不同于过往 “遥控替代手动” 的浅层智慧家居,当前更聚焦 “需求适配”:一方面升级语音控制,通过大模型与智能体提升设备交互体验;另一方面挖掘刚需场景痛点,例如针对冬季热水器冷水问题优化节能加热模式。
“我们要打造的不是钢筋水泥的房子,而是像智能汽车一样的综合智能产品,整合各类优质家居品牌,避免碎片化体验,给业主提供一体化服务。” 陈振连直言。
在城市运营领域,华润置地已摆脱 “扫地、运垃圾” 的传统模式,依托数字化、智能化体系实现空间监测、自动识别、智能派单,极大提升处理效率,形成 “建设+运营” 一体化能力,也获得了政府层面的认可。
本次论坛由中国房地产报社主办,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京东集团、36 氪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汇聚地产、科技、城市运营等领域精英,共探新质生产力赋能未来人居的落地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