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河北一对新人的婚车遭遇拦截,新人决定弃车离开。图/海报新闻
近日,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5日上午,河北一对新人的婚车遭遇拦截。当事婚车车队司机透露,拦车者提出要么支付50条普通香烟,要么支付10条高档香烟,否则不让婚车通行,双方僵持约一个小时。新人考虑到婚礼行程安排紧凑,不愿在大喜之日过多纠缠,决定弃车离开。司机称因为被拦位置在酒店停车场,新人并未报警,此次婚车服务的费用尚未结算。
这场持续一小时的僵持,最终以新人弃车赶婚礼收场,不仅让喜事添堵,更暴露了“拦婚车索喜”陋习背后的违法本质。无论拦车者是谁,这种借婚礼“敲竹杠”的行为,早已超出民俗范畴,沦为破坏交通秩序、干扰社会生活、侵害公民权益的违法行为,必须依法整治,以儆效尤。
近年来,“拦截婚车”事件频繁发生,有的涉事者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此次,拦婚车索烟看似是“讨喜”,实则是赤裸裸的强制索要,严重侵害公民合法权益。50条香烟的索求绝非小额“喜钱”,早已超出合理的界限。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行为往往利用新人“不愿大喜之日惹麻烦”的心理,屡屡得手,形成“不闹不赔、闹了就赚”的畸形导向,既让当事人蒙受财产损失,更破坏了婚礼应有的美好氛围。
更不容忽视的是,这种陋习也在侵蚀与破坏社会风气。婚俗中的“讨喜”本是基于自愿的善意互动,承载着祝福与美好期许,但拦婚车强索财物的行为,早已扭曲了民俗的本意,沦为部分人牟取私利的工具。当“讨喜”变成“强要”,当祝福变成“要挟”,不仅污染了婚俗文化,更冲击了公序良俗。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威胁、要挟等方法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行为,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还可能触及刑法中的敲诈勒索罪,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整治拦婚车索烟乱象,需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明确传递“民俗不可越界,违法必受惩处”的信号,破除违法者的侥幸心理。同时,也要做好普法宣传,让公众认识到“拦婚车索喜”的违法性,树立“喜事应循法、讨喜需有度”的观念。
撰稿 / 李红军(职员)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王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