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北一对新人的婚车遭遇拦截,拦车者索要50条香烟作为喜钱,否则不让婚车通行。双方僵持约一个小时之后,新人不愿耽误婚礼行程和过多纠缠,最终弃车离开。
路上遇到婚车,向新人讨喜糖、图喜庆,这本是常见的婚礼习俗。但事件中,拦车者把这一象征着“祝福与喜庆”的行为,变为了“纠缠与强要”。这不仅违背了婚俗的初衷,影响新人走入婚姻、开启新生活的日程与心情,还触及法律底线。
实际上,期许新人的婚姻顺顺当当,才是传统婚俗的本意。在北方一些城市,结婚新人的亲友会提前在接亲路上经过的井盖、下水道贴上“囍”字,寓意婚车一路顺利、婚姻走上坦途。至于婚礼前后及过程中的新婚夫妇的权益,更有多重法律保障。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或者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那些强行向新人索要财物的恶劣做法,明显违背了有关法律规定。
不仅如此,强行“讨喜”还可能触犯刑法。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司法解释明确了“数额较大”的标准:财物价值在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在极少数情况下,拦车者的行为可能构成“抢劫罪”。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河北发生的“拦婚车索财”并非孤例。2019年,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7名男子逼停婚车讨要红包,造成路段交通严重堵塞,最终被行政拘留5日。2020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城区多名老人强行拦截婚车索要财物,潢川县公安局将两人抓获,对其中一人以涉嫌寻衅滋事罪依法刑事拘留,对另一人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2024年,河北两名男子凌晨拦下婚车索要10条烟,新人妥协给2条烟后报警,两人因“敲诈勒索情节较轻”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今年10月,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公安局依法对一名多次恶意拦截婚车索要财物的男子给予行政拘留13日的处罚。
拦截婚车强行索要财物属于违法行为,这一点在法律和实践中早已明确,为何屡罚不止?
在当事人选择报警和被媒体曝光的事件之外,还有许多新人因“顾面子”或“怕耽误吉时”而妥协,这助长了拦车者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拦车讨喜”背后涉及整个婚俗体系,部分婚俗陈旧落后,是文化凝结过程中的“糟粕”。但值得欣喜的是,婚俗改革正稳步推进。
褪去“传统习俗”的外衣,这些游走于街头、盯着婚车“下手”的人,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职业拦车人”。他们不仅让婚礼新人及亲友感到“糟心”,更是危害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的隐患。对此,有关部门还需加强宣传,并对此类行为依法加大整治和处罚力度,让幸福之路更“平坦”。这既考验着有关部门的治理决心,也考验着执法的智慧。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