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5 日,小马智行官宣第七代 Robotaxi 正式在广州、深圳两地同步上线。
此次投入运营的车型基于极狐阿尔法 T5 及埃安霸王龙打造,目前已完成超 350 万公里公开道路测试,通过了车规级全场景验证,而随着车队规模向 1000 台目标逼近,该项目将迎来运营层面的自负盈亏转折点,这一关键节点的背后,是显著的成本优化成果 —— 第七代 Robotaxi 采用 100% 车规级零部件,自研全球首个 L4 级车规级域控制器,其成本较上一代下降约 80%,整套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更是实现 70% 的大幅降幅,为规模化运营扫清了核心障碍。
![]()
在成本优化的基础上,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明确了 Robotaxi 的核心定位,并非以低价策略盲目抢夺市场份额,而是聚焦于高品质的服务体验,这种品质感既源于技术硬实力,也体现在细节设计中。
硬件配置上,车辆搭载 34 个传感器,包括 9 颗激光雷达、14 颗摄像头与 4 颗毫米波雷达,能实现 360 度无盲区覆盖及 650 米远距离检测,配合 20 多重安全冗余与 1000 多项监控设计,为出行安全筑牢防线;
用户体验方面,乘客可通过手机蓝牙感应自动解锁车门,无需扫码操作,上车前还能在 App 提前调节空调或开窗通风,关闭车门系好安全带后,语音唤醒即可启动行程,首次开放的副驾座位更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自动驾驶常见的眩晕问题,新车通过自研世界模型与虚拟司机技术优化加减速控制,遇到突发路况时能从容应对,让乘客在十分钟内便可适应无人驾驶状态。
![]()
有记者第一时间参与了实测体验,从深圳湾万象城西门前往前海嘉里中心的 8.7 公里路程,用时 21 分钟,平台显示原价 29.5 元,叠加新客专属优惠后实际支付仅 14.3 元。对比传统出行方式,普通网约车平台对同一路段的预估用时为 18 分钟,特价车型费用不超过 20 元,传统出租车预估费用约 28 元,不难发现 Robotaxi 的原价其实是与出租车相近的,只是目前还在推广补贴中,才显得更便宜。
另外,尽管当前不打算走低价路线,但随着车规级激光雷达等零部件价格持续下探,以及规模化效应的释放,未来 Robotaxi 运价有望降至当前网约车或出租车的 10% 到 20%,实现优质服务与高性价比的兼顾。
这种价格与体验的平衡,也推动了市场接受度的快速提升,数据显示,小马智行 2025 年上半年 Robotaxi 业务收入达 2332 万元,同比增长 178.8%,乘客车费收入在第一、二季度分别实现约 800% 和超 300% 的爆发式增长,而广深两地 7×24 小时的全天候运营服务,覆盖宝安机场、深圳湾口岸等交通枢纽及 83 平方公里核心区域,更让夜间出行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单日订单量已突破千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