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晚唐诗人,李白的狂放、杜甫的沉郁早已深入人心,李商隐的绮丽、杜牧的俊朗也常被津津乐道。
而有这样一位诗人,虽名气不及他们,却以曲折人生为笔,以世间冷暖为墨,写下无数直击人心的现实主义诗作,他便是杜荀鹤。
他的诗没有刻意雕琢的辞藻,却藏着最真的民生疾苦与人生感悟,读来总能让人在平实中见深刻,于质朴中感震撼。
下面杜荀鹤的这首名作,叙议结合,仿佛一幅自画像,令人读后感触良多。
![]()
《自叙》
杜荀鹤 〔唐代〕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这首诗的大意是:
酒瓮琴书终日与日渐衰病的身体相伴,虽然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乐于孤寂清贫。我宁愿安守穷困,做一个天地之间的诗者,决不投身官场,成为世间利禄之人。
吟诗作赋时不忘济世救物,可叹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险,不能容忍正直本真。平生肺腑之言无处诉说,如今老矣,苍颜白发,只能遁身世处,做一个隐逸之人。
此诗为杜荀鹤晚年所作,题为《自叙》,乃表明心迹之作,文字平白,流畅自如,不难看懂。
![]()
首联介绍自己的情况,“酒瓮琴书伴病身”,开头七字,形象逼真地勾画出一个当时封建社会中失意潦倒的落魄才子的形象。
可是诗人对这种贫苦生活所抱的态度,却出人意料,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熟谙时事乐于贫”。
颔联二句掷地有声,道尽了诗人的气节。在晚唐,不少文人为求功名,不惜趋炎附势、同流合污,杜荀鹤却旗帜鲜明地表示,宁愿做天地间一名吟咏性情的闲人,也不愿当那空占俸禄、无所作为的庸官。
“怕作”二字尤为传神,将他对官场污浊的厌恶与对人格尊严的坚守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骨气,在乱世中尤为可贵。
颈联是说虽然不想做官,但并非置身于世外,写诗的宗旨仍然是要拯民救国,可是偏偏碰上不能容忍讲真话的社会,有什么办法呢?
真,指敢于说真话的正直之士。“不容真”三字,深刻地揭露了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现实社会。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和高峰。诗人单刀直入,揭示了仁人志士和黑暗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
尾联以苍凉悲愤的语调作结,表达了作者一生怀才不遇,壮士莫酬,内心的痛苦,无处诉说。
诗人说:“吾唐”虽大,却没有正直之士容身之地,我只好遁身世外,做个隐逸之人。
这里的“逸人”,并非超然物外的闲适,而是怀才不遇后的无奈退守。
他的“逸”,是对黑暗现实的无声反抗,是在绝境中为自己保留的最后一份人格尊严。
这首诗叙议结合,饱含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人文关怀,表达了自己不为世所容的苦闷心情,塑造了一位悲天悯人的白发老者形象。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