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施压特朗普!俄罗斯大杀器部署,欧盟悄悄搞防御,美国怎么接招?

0
分享至

施压特朗普!俄罗斯大杀器部署,欧盟悄悄搞防御,美国怎么接招?

最近要是关注国际新闻,肯定绕不开俄罗斯那款叫“萨尔马特”的导弹。

这玩意儿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常规武器,是能扛核弹头的洲际导弹,西方给它起了个外号叫“撒旦二号”,光听名字就知道多有威慑力。

就在10月底,普京去视察军医院的时候,当着一群士兵的面直接撂下话:“‘萨尔马特’还没部署,但很快就会部署。”这话一出口,全球战略圈直接炸开了锅,相关讨论就没断过。

要知道,俄罗斯之前也提过这款导弹的部署计划,但从来没说得这么肯定。

更关键的是,普京说这话之前几天,俄媒刚爆了料,说专门给“萨尔马特”准备的发射井正在升级改造,操作导弹的士兵也都练熟了,连警报系统都已经激活待命。

种种迹象摆在这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次真不是放烟雾弹吓唬人,是真要动真格的了。

咱们先捋捋“萨尔马特”的前世今生,这事儿得从好几年前说起。

作为俄罗斯第五代重型洲际导弹,它的研发早就提上了日程,2017年就完成了第一次弹射试验,当时就引起了西方的高度关注。

到了2022年4月,也就是乌克兰局势升级后不久,俄罗斯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把它打了出去,试射那叫一个圆满成功,弹头精准砸进了堪察加半岛的靶场里。

2023年9月,俄航天集团更是放出消息,说“萨尔马特”已经投入战备值班了。

当时不少人都觉得,这款大杀器已经能随时投入使用,西方媒体还为此紧张了好一阵子。

可谁也没想到,2024年9月一份分析报告直接给了大家一盆冷水,说“萨尔马特”某次试射搞砸了,甚至传出发射井都炸了的消息。

这一下质疑声就跟潮水似地涌过来:“是不是导弹技术不过关?”“之前说的战备值班是不是吹牛?”“俄罗斯到底有没有能力部署?”



我跟你讲,普京这次公开表态,很大程度上就是冲着这些质疑来的,相当于直接给外界吃了颗定心丸:我们的导弹没问题,部署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最新消息显示,俄罗斯玩的是“稳扎稳打”的套路,没想着一步到位。

他们计划先让导弹具备初步作战能力,能拉出来用,然后再花几年时间搞批量生产,慢慢完成全面部署。

有商业卫星拍的照片为证,专门给“萨尔马特”建的发射筒仓正在加班加点施工,钢筋水泥堆得满满当当,进度看得一清二楚。

能让俄罗斯这么上心,还让西方坐立难安,“萨尔马特”的实力绝对是实打实的。

你发现没,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那些参数,随便挑一个出来都够震撼的,根本不是靠嘴吹出来的。

先看射程,足足18000公里。

这啥概念?给你举个直观的例子,从俄罗斯莫斯科发射,不管是美国东海岸的纽约、西海岸的洛杉矶,还是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悉尼,全在它的打击范围之内,说白了就是能打遍全球主要目标,没有盲区。

更狠的是,它用了一种叫“分数轨道轰炸”的技术,不走寻常路,不往北飞反而绕到南极上空,这样一来,西方北方的反导预警系统根本监测不到,等发现的时候再想拦截,早就来不及了。

再说说载弹能力,这才是它的核心威慑力。

“萨尔马特”起飞重量有208.1吨,光有效载荷就超过10吨,这载荷量啥概念?相当于一次性扛着好几辆小汽车上天。

它能装15到16个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弹头都能单独瞄准不同目标,还能搭配高超音速滑翔弹头,速度快到没法拦截。

更绝的是,它还能同时释放好几个诱饵弹,跟真弹头长得一模一样,敌方雷达根本分不清哪个是真的,只能干着急。



俄罗斯官方直言不讳:“这款导弹能突破当前任何反导系统。”这话还真不是吹牛,就凭这些配置,目前西方的防御系统还真拦不住。

说句实在话,“萨尔马特”是来替代苏联时期“撒旦”导弹的,当年“撒旦”就把西方吓得不轻,现在“萨尔马特”在射程、突防能力上全是升级款,难怪北约国家一个个都坐不住了。

更关键的是,它不是孤军奋战,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搭在一起,构成了俄罗斯新一代的“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这才是最让西方头疼的。

对于这事儿,俄罗斯网友也有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说:“不用关注美国的尖叫声,接着搞我们的高超音速武器就行,早晚全世界都不会再惯着美国。”

还有人打趣:“这是要开启军备竞赛?得注意点,别像以前那样把美国人熬得筋疲力尽了。”这些评论也能看出,俄罗斯民众对这款导弹还是很有信心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俄罗斯这时候高调说要部署“萨尔马特”,真不是单纯为了炫肌肉。

背后的战略算盘,其实明明白白摆着的。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针对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

现在乌克兰冲突打了这么久,俄罗斯的常规军力消耗确实不小,而美国、欧洲给乌克兰送武器、送援助就没停过,常规战场上一直僵持着。

这种时候把“萨尔马特”亮出来,就是要告诉西方:常规战场的输赢,影响不了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力。

尤其是对美国,这款导弹直接能对冲美国的反导系统优势,潜台词就是“想谈核裁军就好好坐下来谈,别在乌克兰问题上步步紧逼”。

咱们再看美国的反应,那叫一个微妙。

一边跳出来指责俄罗斯“试射导弹不合适,破坏地区稳定”,一边自己悄悄试射了“民兵3”洲际导弹,还在推进“哨兵”导弹替代计划。

可问题是,美国的“哨兵”导弹项目一直掉链子,预算一涨再涨,进度却一拖再拖,反观俄罗斯这边,“萨尔马特”都要实际部署了,这对比下来,美国确实挺被动的。

对欧洲来说,压力就更直接了。

欧洲离俄罗斯这么近,“萨尔马特”的射程覆盖整个欧洲绰绰有余。

欧洲媒体最近天天报道这事儿,特别担心“萨尔马特”搭配的高超音速弹头,再加上它能绕南极飞行的特性,觉得现有的防御系统就是个摆设,根本拦不住。

欧盟虽然没公开跟俄罗斯叫板,但已经在悄悄研究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了,说白了就是怕真出事的时候没人保得住自己。

说白了,“萨尔马特”就是俄罗斯手里的一张战略王牌。

常规仗打累了,就把核威慑这张牌亮出来,逼对手好好坐回谈判桌。

但这招也是把双刃剑,你秀肌肉,别人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要么搞自己的新武器,要么拉拢盟友加码,搞不好就引发新的核军备竞赛。

核力量这东西,从来不是用来打的,是用来镇场子、止战的。

现在的核平衡一旦被打破,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谁都没法独善其身。



所以说,秀肌肉可以,但得有分寸,真把对方逼急了,最后只会两败俱伤,这才是最该警惕的事儿。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有个比自己有钱的兄弟姐妹是啥体验?网友:大家只是有点血缘关系

有个比自己有钱的兄弟姐妹是啥体验?网友:大家只是有点血缘关系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3 00:15:03
陈芋汐携手掌敏洁夺冠!全红婵组合第五,“两小只”期待下一次“顶峰相见”!

陈芋汐携手掌敏洁夺冠!全红婵组合第五,“两小只”期待下一次“顶峰相见”!

上观新闻
2025-11-06 19:26:06
风雨之夜托孤,欧洲在中国“备份德国”,何其悲怆壮烈!

风雨之夜托孤,欧洲在中国“备份德国”,何其悲怆壮烈!

卷史
2025-11-06 08:44:25
章泽天现实长啥样?路人的镜头才是“照妖镜”,突然理解刘强东了

章泽天现实长啥样?路人的镜头才是“照妖镜”,突然理解刘强东了

仙味少女心
2025-11-05 20:07:28
人人都想听好消息,但世界烂透了,乌克兰不再提回到1991年边界

人人都想听好消息,但世界烂透了,乌克兰不再提回到1991年边界

山河路口
2025-11-06 13:54:49
白所成被抓前有多狂?杀人只需一句话,对断电制裁放狠话:无所谓

白所成被抓前有多狂?杀人只需一句话,对断电制裁放狠话:无所谓

以茶带书
2025-11-06 13:55:20
为什么有的人脸上有大块的老年斑,有的人脸上却很干净?原来如此

为什么有的人脸上有大块的老年斑,有的人脸上却很干净?原来如此

爆炸营养彭鑫蕊
2025-11-06 16:37:49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古木之草记
2025-11-05 19:50:07
“立冬5不吃,吃了一年穷”,指哪5不吃?11月7日立冬,别犯忌讳

“立冬5不吃,吃了一年穷”,指哪5不吃?11月7日立冬,别犯忌讳

神牛
2025-11-04 13:14:41
小米巨省电空调,能效比倒数第一*,空调高管不懂空调术语?

小米巨省电空调,能效比倒数第一*,空调高管不懂空调术语?

小小河
2025-11-06 01:34:24
离开的何止是郑智化

离开的何止是郑智化

老唐有话说
2025-11-04 18:37:23
樊振东王楚钦意外翻车,无缘决赛对决,林诗栋或成最大赢家

樊振东王楚钦意外翻车,无缘决赛对决,林诗栋或成最大赢家

格斗联盟
2025-11-06 15:33:45
又添4区!北京多区供暖时间定了

又添4区!北京多区供暖时间定了

京城教育圈
2025-11-06 19:01:16
某地副科级以上干部花名册、秘密、机密级文件……出现在单位周边不起眼的文印店中

某地副科级以上干部花名册、秘密、机密级文件……出现在单位周边不起眼的文印店中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06 10:34:22
4199 元起史上最薄 Mate:华为 Mate 70 Air 配置公布

4199 元起史上最薄 Mate:华为 Mate 70 Air 配置公布

IT之家
2025-11-06 10:00:10
饥荒来临,美国千万人将断粮?特朗普对华无牌可打,希望中国帮忙

饥荒来临,美国千万人将断粮?特朗普对华无牌可打,希望中国帮忙

博览历史
2025-11-05 18:32:17
你听过最炸裂的八卦是什么?网友:慎看,否则看完都要洗眼睛哦

你听过最炸裂的八卦是什么?网友:慎看,否则看完都要洗眼睛哦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4 00:05:11
金价一波大涨过后,为何三四线城市金店先撑不住了

金价一波大涨过后,为何三四线城市金店先撑不住了

澎湃新闻
2025-11-06 16:50:31
李锦斌率队到安徽调研

李锦斌率队到安徽调研

政知新媒体
2025-11-06 19:37:40
央视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用8个方法激活它

央视提醒: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用8个方法激活它

诗词中国
2025-11-03 21:30:33
2025-11-06 21:12:49
阿伧说事 incentive-icons
阿伧说事
看历史美景,不负此生!
5835文章数 17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头条要闻

重庆一套百平米"凶宅"191万上架法拍 欠缴物业费超3万

头条要闻

重庆一套百平米"凶宅"191万上架法拍 欠缴物业费超3万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数码
时尚
房产

教育要闻

小学生书包里翻出“解剖图”,主角是美术老师,真相令人脊背发凉

亲子要闻

孩子发烧真的会烧坏脑子吗?

数码要闻

华为FreeBuds Pro 5正式亮相!首款获得星闪音频认证的 TWS 耳机

复古的“绗缝”大衣,现在穿刚好!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