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成功发射一枚代号为GT254的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
这枚未携带核弹头的导弹以接近每小时2.4万公里的速度飞行约6759公里后,精准落于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的罗纳德・里根弹道导弹防御试验场靶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试射距特朗普呼吁重启中断30余年的核武器实弹试验仅过去5天,引发国际社会对新一轮军备竞赛的担忧。
作为美国“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的陆基核心,民兵III导弹自1970年正式服役至今已超半个世纪,目前约400枚导弹部署于美国5个州的固定发射井中,处于24小时战备值班状态。
该型导弹为三级固体燃料推进,最大射程超过1.3万公里,圆概率误差仅200米,可搭载分导式多弹头,虽按核军控条约当前仅配备单枚核弹头,但突防与精确打击能力仍居世界前列。
美军方透露,此次试射计划早在数月前制定,旨在验证武器系统可靠性,今年5月曾进行过同类试验,但特朗普10月31日下达的重启核试验准备指令,使此次常规试射被赋予特殊政治含义。
![]()
特朗普的核政策调整并非无的放矢。
此前俄罗斯“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完成新一轮试射,该导弹具备无限续航、突防能力强等特点,被视为对美国反导体系的重要制衡。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公开表示,美国核武库部分装备已服役数十年,重启实弹试验是检验其可靠性的“必要举措”。
这一呼吁打破了美国自1992年以来的核试验暂停承诺,当年美国响应国际社会呼吁,宣布全面暂停地下核试验,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开放签署后,美国虽未正式批准,但一直恪守暂停试验的政治承诺。
此次事件引发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的激烈辩论。
两党批评人士指出,重启核试验将严重冲击全球核不扩散体系,违反《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精神,可能引发俄罗斯、朝鲜等国的连锁反应,加剧全球军备竞赛风险。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民主党成员表示,美国作为核大国应承担军控责任,而非“开历史倒车”。
![]()
而支持方则援引民兵III导弹近年的试射异常案例——2023年11月曾因飞行轨迹异常被迫自毁,2021年也曾出现发射程序故障——强调老旧核武库的可靠性隐患,认为实弹试验是确保威慑有效性的关键手段。
国际社会反应强烈。
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批评美国此举“破坏全球战略稳定”,警告将采取对等措施维护国家安全。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严格遵守现有军控条约。
欧盟则表达担忧,认为重启核试验可能使冷战后形成的核军控体系彻底崩塌。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核武库更新计划本身正面临困境。
民兵III的替代型号LGM-35A“哨兵”导弹项目成本已较初始预算飙升37%,单枚造价达1.62亿美元,服役时间也从2029年推迟至2030年后。
在新型号迟迟无法就位的情况下,美军只能通过不断升级改造延长民兵III的服役寿命,其可靠性争议短期内难以平息。
这场由特朗普核政策引发的风波,不仅暴露了美国国内的战略分歧,更给本就脆弱的全球安全格局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