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没必要手术了,也不适合放化疗……”
2017年,当杨师傅的家人从医生口中听到这句话时,心情沉重到了极点。这几乎意味着,常规的治疗路径都被堵死了。然而,谁也没想到,七年后的今天,杨师傅不仅好好地活着,还能在郑州找份工作,凌晨三四点就起床打扫街道。这七年来,他是如何走过的?
![]()
故事要从2017年7月讲起。当时杨师傅正在外地工作,突然感到肚子疼。他本以为是小毛病,就去附近诊所拿药,没想到医生一听描述,神色严肃地建议他立刻去大医院检查。这句话让杨师傅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情况可能不简单。
考虑到在外地看病不便,他当即决定返回河南南召老家。7月18日,他在南召县人民医院做了CT检查,结果提示:肝内及被膜下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可能。
医生的诊断很明确:肝癌晚期。并且认为已经没有手术必要,也不适合放化疗,建议保守治疗,也就是“输输水”维持。杨师傅住院输了半个月液,身体状况却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差。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始四处打听别的办法。
转机来自一位远方亲戚。据杨师傅的家人回忆:“那位亲戚家的老人,当时也是生命到了尽头,从郑州拉回家准备后事了。她在郑州打工的外孙,之前在希福医院上过班,就让老人试了中药,没想到精神状态还真好了起来。”
这个身边发生的真实例子,让陷入绝望的一家人看到了一丝曙光。“我们就想,都到这一步了,不如去试试,说不定真能碰上好医生、好药。”正是这个“试试看”的决定,改变了后续的轨迹。
2017年8月4日,在家人的陪伴下,杨师傅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长。当时的他,右腹隐痛,影响到走路和睡眠,食欲也很差,饭量锐减。
![]()
在袁希福院长对症开方后,杨师傅开始服用中药。令人欣慰的是,服用了20付药后,他的身体就有了明显的改善。
家人回忆那段时间的变化:“刚来的时候,他走路都不行,像小孩学步一样,没精神也没劲。吃了一个疗程中药后,就见效了。疼痛减轻了,走路也利索多了,整个人都有劲了。”
这初步的效果给了全家人极大的信心。此后,杨师傅坚持服用中药,体重逐渐恢复,身体状况稳步好转。更重要的是,复查结果也带来了好消息:2017年11月的CT显示,肝部病灶较7月份时减少;到了2018年8月,彩超显示肝脏较大的占位也比之前明显缩小。
病情的稳定,让生活重回正轨成为了可能。到2020年,杨师傅身体状况良好,病情稳定,便进入了每年春秋两季用中药巩固调理的阶段。
今年4月26日,杨师傅和家人一起,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在开封的活动现场,他分享了自己这七年来的经历与近况。
最让人感慨的,是他如今的生活状态。他说:“现在在郑州打工,有个活干,还不错。在街道上打扫卫生,三四点就要起来打扫。”
![]()
从七年前被判定为“无法手术、不适合放化疗”的肝癌晚期患者,到如今能够承担需要早起和体力劳动的工作,杨师傅走过的这条路,无疑给了许多人深深的鼓舞。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奇迹,有的只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和回归平凡生活的踏实。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但他的经历或许能提供一个启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轻易放弃希望。积极寻找科学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坚持下去,生命总能找到它自己的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