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胡永良
海盐通元镇是湖羊主要产地之一,每户农家素有饲养湖羊的传统。湖羊,其血缘来自蒙古绵羊,历史可追溯到北宋年间。据说因战乱,当时蒙古绵羊南迁至环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原一带生存下来,逐渐改良成了重要的家畜品种。
湖羊全身是宝,羊毛,可纺织呢绒、毛线和毛毯。刚生下未吃奶的羔羊所剥的羔皮(俗称小湖羊皮)是制作高档裘衣的佳品;二至四个月龄的幼羊袍羔皮,可作普通裘衣或皮袍原料;老羊皮,可制作皮革或作皮袍原料。羊肠线,是医学外科手术后缝合伤口的专用线。羊肉、羊肚、羊心、羊肺、羊蹄、羊血等都可烹饪成多种美味佳肴。
湖羊肉主要可分三类,一是出生当天未吃奶即剥去羔皮的羔羊肉,二是三个月龄左右宰剥毛皮后的袍羔羊肉,三是褪去羊毛或剥去皮毛的成年羊肉。这些羊肉,都可烹饪成各具特色的多种佳肴。如羔羊肉水焯后用食油清炒后食用,既嫩滑可口又是孕妇常食补品(传说能使生下的孩子皮肤嫩白);成年羊肉可烹饪成红烧羊肉、白切羊肉、汤羊肉等菜品。其中红烧羊肉既是一道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又是一道冬令食补的佳品,还是一道含有“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美好寓意的佳肴,因此成为最为普遍、最受人们喜爱的各类宴席上和招待嘉宾贵客的重要佳肴之一。
自古以来,海盐的城乡居民,凡是男婚女嫁、长辈寿诞、婴儿满月、建房上梁等大喜日子,都要举办隆重的庆贺礼仪,届时都会摆设丰盛的喜庆宴席,款待众多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而喜宴上红烧羊肉这道美味大菜是不可或缺的。
红烧羊肉的传统烹饪,各地都具有独特的用具和工艺。如海盐一带,会在临时砌筑的土灶上架上大型铁镬子,宴席数量多的,镬子上还要再装上一只无底、无盖的木桶(镬桶连体式,称为甑);把羊肉切成重约1500克的方块,每块用两根水浸过的稻草茎秆十字形捆扎住,把肉块一起放入甑中,加水淹没,用蒸架或几根竹条放在上面后用石块压住,使肉块不上浮;用干燥树木柴(最好用桑柴)旺火烧煮,水开后撇出浮沫,加入黄酒、红枣(亦用萝卜);大、中火煮一会儿加入酱油、食糖或冰糖等,再用文火煮;其间都不盖锅盖,使羊肉的膻味随蒸气蒸发掉,一直煮至羊肉色泽红亮肉酥、卤汁起膏即成。盛盆上席时剪断稻草、剪碎肉块、撒上蒜叶。烹饪全程约需四小时。20世纪90年代后,渐改为切成小块肉烧煮,其他工艺依旧。
红烧羊肉多余的卤汁,还可以与当地所产的红梗芋艿烹饪成又一道特色美味佳肴“羊肉卤芋艿”。
现今,每到农历九月至次年三月间,红烧羊肉不但仍是喜庆宴会必备的一道重头菜肴,而且酒家饭店平时也有供应,居民也会自烹自食。
近年来,通元镇大力发展湖羊规模养殖产业。每年秋冬季节,通元丰义的“围炉羊宴”已成为遐迩闻名的乡村旅游线上的热点,前去体验羊趣、品尝羊肉及其系列美食的游客络绎不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