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遥】
![]()
美国知名连琐咖啡厅品牌星巴克,已经将中国业务的60% 股权卖给博裕资本。
2025年消费市场上最瞩目的一次收购,终于尘埃落定。此一商业交易,快速刷屏。
星巴克牵手博裕资本,扩展中国市场
11月4日上午,星巴克中国资讯中心公布,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与中国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裕资本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根据协议,博裕资本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合资企业进行授权。这意味着博裕资本得到星巴克在华合资公司的控股权。
依照约40亿美元(不计现金与债务)的企业价值,博裕资本将获得相应权益。
该公告回应了之前有关星巴克将退出中国市场的猜测,还表态加速扩展中国这个核心市场。接下来,星巴克将把中国区域门店扩张至20000家,超过其在北美的门店总数。
![]()
星巴克,预计中国业务总估值超130亿美元(约925亿元人民币)。130亿美元总价值由三部分构成:向博裕资本出让合资企业控股权益所得、星巴克在合资企业中保留的权益价值,以及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内持续支付给星巴克的授权经营收益。
对此,星巴克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声明:“博裕深厚的本土知识和专业能力将有助于加速我们在中国的增长,尤其是在我们向较小城市和新地区的扩张方面。我们将共同书写星巴克在中国辉煌历史的下一个篇章。”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表示:“在星巴克中国当前健康的发展势头下,与博裕的强强联合将进一步助力我们充分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更多中国顾客带来卓越的高端咖啡体验。此次合作彰显了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新阶段发展的坚定承诺。”
交易另一方博裕资本合伙人黄宇铮,则表示:“基于共同的信念,我们将与星巴克精诚协作,融合星巴克在全球咖啡行业的领导力与博裕深度的本地市场洞察,致力于加速增长,为更广大的中国消费者缔造卓越的咖啡体验。”
博裕资本的特殊老板
从这起交易,蛮多吃瓜群众方才注意到博裕资本这家向来闷声发大财的私募公司,因为江姓创始人年轻、低调但身份特殊。
博裕资本的发迹史,堪称中国私募行业不可复制的“奇迹”。 2011年,博裕资本成立。据公开资料,它专注于中国市场,投资矩阵涵盖私募股权投资、上市公司战略配置、物流仓储与数据中心投资、创业投资等,主要聚焦科技创新、消费零售以及医疗健康三大重点领域。其投资组合超过200家企业,构建了涵盖私募股权、公开市场、基础设施及创业投资的多元化投资管理平台。
当前,博裕资本管理着总募集规模为近百亿美金的美元基金,是我国最大的私募投资公司之一。
这家公司的管理团队阵容,堪称豪华。当年,二十出头的江老板从哈佛大学毕业,在高盛短暂工作后,就闯荡香港特区,注册成立博裕资本。
博裕资本创始团队,包括:联想集团前CFO马雪征,中国平安前总经理张子欣,以及 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 前董事总经理的童小幪,以及那个年纪轻轻但不可小觑的江氏男子。董事成员,还有曾先后在摩根斯坦利、泛大西洋投资任职的陈峙屹。
![]()
博裕资本成立的次年,江姓老板的爷爷在首都北京会见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此前,外界对两者的关系毫不知晓。
以前,博裕资本刻意不显山露水,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所以游离在公众视线之外。本次高调收购星巴克中国擒获控股权,做事风格陡变。
由于老板通天的人脉资源,博裕资本几年之内就在资本市场混得游刃有余,风生水起。
如今,博裕资本的业务范围囊括了地产、消费、物流运输、互联网科技及金融等投资版块,投资对象包括:万里云、金科服务、北京SKP、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美团、中银消费金融、小红书、快手、蜜雪冰城、华润饮料、塞尚乳业、海天味业、中粮家佳康、极兔快递、货拉拉、网易云音乐、滴滴出行、中诚信征信、腾盛博药、Trax、和瑞基因、Klook客路、同润生物医药、连连数字、壹米滴答、爱康国宾、水滴互助、德琪医药、蔚来汽车……今年8月,博裕投资参与北京致敬未知科技有限公司的Pre-A轮融资,该公司专注于AR互动技术。
博裕资本早就赚得盘满钵满,财源滚滚来。
博裕资本,异于传统PE
博裕的资金结构,和传统 PE 明显不同。其主要资金来自主权财富基金、保险资金与长期资本池,投资周期往往长达10年以上。这种投资模式使得博裕投资更像是长期合伙人,而非短线套利者。这种漫长年月投资的稳定性,眼下正匹配星巴克的万店计划。
博裕资本成立后,很快便吸引了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和香港李嘉诚基金会等国际资金的青睐。坊间流传后两者投资了100亿美金,真假未卜。
博裕资本的投资策略,聚焦中国市场“高增长行业的头部企业”。前期,它投资的最具代表性案例,是2012年帮助阿里巴巴完成对雅虎的股份回购计划。
博裕资本初期,主要聚焦私募股权投资。
话说从头,博裕资本的第一桶金来自 2011 年收购日上免税行。彼时,博裕资本出约 8000 万美元收购日上免税行40% 股权,给公司估值 2 亿美元。2013 年初,日上估值飙升至 8 亿美元。于是,博裕资本赚大了。
期间,2012 年它加入中投牵头的财团,参与马云回购雅虎所持阿里股份的交易,为那笔71 亿美元的巨额融资募集部分资金,由此获得阿里巴巴 5.6% 股权。这桩投资,迄今被证明是中国资本史上的最成功案例之一。
到2016年,其业务开拓到二级市场投资领域,在2020年启动不动产与新基建投资及风险投资。
在博裕资本发展进程中,许多重量级LP(有限合伙人)为它背书。外界推测,重量级LP们冲着江老板的名头而来。
远在成立的2011年,博裕资本发起第一支10亿美元基金,主要LP出资方为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控股和李嘉诚基金会等亚洲实力雄厚的投资者。其LP名单中出现了海外公共基金,使它在募资、并购融资与跨境协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进而提升了它在亚洲与全球资本圈的可信度。
当前,已成立14年的博裕资本投过200多家企业,包括一些中国互联网巨头。
博裕资本收购星巴克中国,更上层楼
在中国运营,博裕资本拥有不一般丰厚的营商关系和运营经验。例如,它成功投资快手与网易云音乐,从而在数字化消费、社媒生态、线上内容与流量变现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经验。恰好,这类运营经验正是星巴克中国营业的大短板。星巴克中国公司直面瑞幸、Manner等中国本土同行品牌时,在数字化运营与本地生态整合力显然出于下风。
况且,中国咖啡市场竞争忒激烈,星巴克商品定价过高,在美国本土市场是普通饮品,入华却变成关断饮品,对普通中国消费者设置了门槛。于是,它既应付不了本土对手鏖战,也难以下沉三四线市场。如今,星巴克联合博裕资本办中国合资公司,利用后者关于中国市场的人脉和资源,加快开店,更快融入本土化。
以前,博裕资本深度参投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拥有丰富的互联网与金融生态资源。星巴克可借其经验打通中国市场会员体系,改变用户运营策略,推动星巴克中国“数字零售”体系,包括会员系统、APP和社交链在地化和创新等。
通过这次收购交易,星巴克卖出中国业务六成股权,继续收品牌费,只要以后能赚钱,其实比全部股权在手但亏钱蛮划算。
博裕资本和星巴克合资的企业将继续以上海为总部,管理并运营遍布中国市场的8000家星巴克门店。双方秉持共同的发展愿景,将致力于把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扩大到20000家。
目前,星巴克门店超过60%位于美中两国。中国是星巴克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亦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在上一季度,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1%,超出预期,这是星巴克七年来首次实现全球同店销售额正增长。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不小,中国地区的同店销售额增长了2%。
从而,对博裕资本来说,星巴克是全球知名品牌,在中国的口碑和形象都好。将星巴克中国公司收入囊中,对自身投资的快消费板块具有更上一层楼的功效和实力象征。博裕资本拿下星巴克中国公司,将和已投资的蜜雪冰城一起组成其餐饮领域的矩阵规划,完善它在快消赛道的布局。二者在华成立的合资公司,估计会加速咖啡饮品及数字化创新。只要不出大错,博裕资本在中国快消市场能赚老多钱。
![]()
博裕资本偏爱大规模、高成长或借中国本地化红利的公司,发展起“全链条”服务的能力。
博裕资本创始人江老板不到四十岁,至今仍然保持低调作派。实际上,他早就在投资圈内声名鹊起。他,究竟什么来头?虽然普通人不晓得,但明眼人早就知道江老板是那个已故长者的孙子!
“雄韬视线”联系方式:
houger155@sohu.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