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有网友发布一段视频显示,在长江大学校园内,有一大片开垦过的土地,一众学子在田地里“挖呀挖”,劳作场面火热。视频配文称,“欢迎来长江大学种地体验生活”。在大学校园里干农活的场景颇为特殊,由此引发众多网友关注。11月5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从长江大学了解到,近期该校开设了校内劳动教育基地,规划占地90亩,面向2025级全体本科生开放,是劳动实践必修课。
![]()
长江大学学生在校内集体种地。视频截图
大学生高校内种地的视频引发热议。有网友称,“挺好玩的,我也想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干体力活”“我上小学的劳动课就是这样的”;有网友对种植作物提出了建议,“种豌豆,可以掐豌豆尖下火锅,来年还可以吃豌豆,收获了晒干可以做‘元豆泡糯米’”;也有网友表示见怪不怪,“有啥好稀奇的,我们园林系砍树、种花、种草、捉虫、捡果子、铺砖、除草都干了个遍”。
记者联系发帖网友,对方介绍,长江大学校内种地非农学院专属,而是针对所有大一新生的劳动课。校园内开垦的这片土地,原本是学校的扩建用地,暂时用作劳动教育基地。
![]()
长江大学开辟校内劳动教育基地,每个新生班都拥有“责任田”。图据长江大学官微
5日,上游新闻记者致电长江大学基建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的确是校园扩建用地,在没有建设前合理利用土地。“学工部搞了一个活动。”随后记者致电长江大学学生工作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种地活动只针对大一新生,具体在土地中种什么,各个学院自己管。
记者注意到,11月3日,长江大学官微发布了“种地吧”相关视频及文章。视频中,长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张科介绍,长江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规划占地90亩,面向2025级全体学生,共13个学院129个班级开放。同时,学校为每个学院组建了由农林专业教师与科研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团队,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提供种植技术保障。
![]()
劳动中的大学生。图据长江大学官微
文章中表示,每个新生班都拥有了自己的“责任田”,翻土、播种、浇水、除草,这些农活成了长江大学2025级本科生的劳动实践必修课。同学们不仅要在田间地头躬身实践,还要学习农作物生长规律、记录劳动心得。
据了解,在基地中学生们种植了二月兰、小白菜、菠菜、萝卜、香菜、生菜等多种农作物,品种丰富。“大家种的菜,可以通过市场化运营售卖,直观感受劳动创造的价值,还会出现在学校食堂的餐桌上。”
上游新闻记者 李坐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