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我们一些自认为的爱耳行为,其实正在悄悄地、一点点地偷走我们的听力。更可怕的是,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今天盘点三个常见的:
![]()
1、掏耳朵
很多人迷恋掏耳朵后那种酥麻的感觉,甚至把它当作一种解压方式。但请听我一句劝:爽的代价,你可能承受不起。
- 破坏天然保护层:耳垢(学名耵聍)不是垃圾,它能够润滑耳道、抗菌、吸附灰尘。频繁掏挖会破坏这层保护膜,导致耳道干燥、发痒,形成越掏越痒、越痒越掏的恶性循环。
- 引发感染 & 堵塞:这会把本该自然排出的耳垢,深深地推入耳道深处,堆积成坚硬的耵聍栓塞,导致听力骤降、耳鸣和炎症。
- 造成永久性损伤:耳道深处的皮肤薄如蝉翼,鼓膜更是娇嫩。一个不经意的咳嗽、被人撞一下,都可能让掏耳工具刺穿鼓膜,导致永久性听力丧失
2、戴耳机
用不当,它就是一台隐形听力收割机。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发出警示: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是主要风险因素。
我们的内耳里有成千上万的毛细胞,它们负责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这些细胞非常脆弱,一旦被过大的声音损伤,就会像被践踏的草坪一样无法再生。
3、用力擤鼻涕
感冒鼻塞时,你是不是会习惯性地捏住两侧鼻孔,然后猛地用力擤鼻涕?快停下!这个动作对耳朵的伤害极大。
我们的鼻咽部和耳朵之间,有一条叫做咽鼓管的通道。当你同时捏住双侧鼻孔并用力时,鼻腔内的高压气流会瞬间通过咽鼓管冲向中耳腔。可能会造成:
- 急性中耳炎,强大的压力可能会将鼻腔内的细菌和病毒吹进中耳,引发感染,导致剧痛、流脓。
- 鼓膜穿孔,在极端情况下,瞬间的压强变化甚至可能导致鼓膜破裂。
- 加重不适,本身感冒时咽鼓管就可能水肿,这个动作会进一步加重耳朵的闷胀感和听力下降。
听力是我们与世界连接的重要纽带,但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脆弱。很多损伤在初期是不易察觉的,当你真正意识到问题时,往往为时已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