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经典名方虽然看起来种类繁多,但究其根源,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首先自然是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医大家创造的经典药方,不仅有来源、有出处,而且医法和用法都非常有理有据,也很有利于后世医家的学习和临床使用;其次就是根据自身临床诊断,再结合自身经验所创造出来的药方;最后就是难以复刻,但又意义深远的“搜集方”,这类方剂大多经过了历史的沉淀,通过人们的口述相传,最后被一些权威的医疗机构或医家自己所收录,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医书,大概就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了,人们所熟知的四君子汤、二陈汤等,均出自此书。
![]()
而今天要说的这一方剂,便是这最后一类,这个方剂就是出自宋代医家杨子靖《杨氏家藏方》中的还少丹,关于此方,金元名医朱丹溪曾说其具有大补真气虚损之效,可用于缓解肢体羸瘦等病症,在《医方集解》里也提出,此方可用于肾脾虚寒、不思饮食等病症的治疗或缓解。
还少丹的药材配伍并不复杂,共有15味中药,即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牛膝、杜仲、小茴香、巴戟天、肉苁蓉、五味子、楮实子、枸杞子、茯苓、远志、石菖蒲,再加入适量的枣肉,然后蜜炼为丸,用盐汤或酒送服,具有阴阳平补的效果,常用于脾肾虚寒病症的治疗,可以说是温肾补脾的良方,如同冬季里的暖阳。
整个方剂用到的药材虽多,但均以温肾补脾、养血益精为主,《中医古方名考》甚至说这个方剂是“返老还少之丹药,中医鲜有不识者”,也就是说,还少丹具有延年益寿的奇妙作用。那么,这个方剂的独特之处,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
首先是补益肾脏。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脏里化生的肾精是我们后天生命活动的根本,而肾中的肾精也有阴阳之分,还少丹里的熟地黄可以补充肾脏里的精髓,而山药作为补脾益肾的佳品,可以很好地“益肾气、健脾胃”,山茱萸平补肝肾、阴阳平调,这三味药材,可以说中医里补益肾脏的“黄金三角”,在很多经典药方,尤其是补肾药方里,都经常会同时出现,比如补肾名方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其次就是强壮筋骨。还少丹里的巴戟天可以温补肾脏,补充精气,同时,肉苁蓉作为补阳的要药,可以温肾益精血,这两味药材的结合,便能温补肾阳,补充自身的肾阳不足,进而避免病症发生。
在整个方剂里,杜仲和牛膝可以说是“补肝肾、强筋骨”的不二搭配,但更多时候,人们的关注点都在于对肝脏的调养,几乎很少有人会认识到强筋对我们的重要性,其实,筋脉是链接骨骼的纽带,也是我们机体能够正常活动的关键,一个人是否年轻,往往也与筋骨能否正常活动有着直接联系。在《黄帝内经》里曾说过,“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这就是在告诉我们,肝肾要同时调养,而且筋骨的调养,也同样不能忽视。
![]()
最后这几味药材中,枸杞子肝肾同补;楮实子补肝明目;大枣益气养心;小茴香即茴香子,散寒、暖肝、加强温补之力;五味子五味兼具,加强补肾宁心之力;茯苓甘淡平和,虽然是淡渗利水的要药,但还具有健脾宁心的作用,而石菖蒲辛温散通,开窍醒神,远志辛温行散,通肾交心,三药相辅相成,补脾宁心。
还少丹这个奇效良方,现代也有中成药,用起来很方便。别看方中的温热药较多,但却能做到不温不燥,滋而不腻,不仅阴阳双补、交通心肾、脾肾同调,还可以延年益寿,更可以合秋冬季节进补,尤其适合脾肾虚孙、腰膝酸痛、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等患者服用。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