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今年以来,辽宁省锦州市工商联以“1565”工作体系为统领,以“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活动为载体,通过双向互动、全面发动、服务联动三大路径,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系统化、机制化、品牌化,有效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亲清共进、政企同心”新机制
以阵地建设为核心,推动政企关系从“单向服务”向“双向赋能”转变。锦州市工商联创新成立锦州企业家学院,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等实施“六有”现代锦商培育计划,提升企业家综合素养。2025年全市工商联系统通过执委会、座谈会、宣讲会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21场,县区级累计举办54场,邀请13位优秀企业家分享经验,推动讲话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在沟通机制上,建立健全工商联干部联谊交友和直接联系企业家制度,通过走访、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同步创新构建“市-县-乡”三级政企会客厅,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服务体系,共举办“政企面对面”活动15场,县级开展31场,累计推动解决各类问题58项,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推动政策直达基层、精准赋能
着力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形势政策宣传解读机制。锦州市工商联参与制定《锦州市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的若干措施》《锦州市创建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先行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关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件,全面梳理各级惠企政策,制作宣传册、电子资料,扩大政策知晓度。全面落实15条礼遇政策、31条政法保障措施和10条工作禁令,让企业“对得上号、拿得到手、享得了惠”。
2025年,市级举办政策宣讲、专题培训13次,县区开展针对性宣讲36次,确保党中央方针政策精准传递至企业。依托“书记市长直通车”、“1+N”服务平台(涵盖政企、银企、法企、校企等多元主体),深化“免申即享”改革,全力营造贴心暖心、高效便捷的一流营商环境。
搭建多元平台破解发展难题
锦州市工商联积极搭建银企、校企、法企对接平台,开展银企对接2场,推动20余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合作;组织校企对接6场、法企对接2次,启动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激活司法、人社等部门调解机制。依托省数字化转型服务联盟、金融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诊断,助力光伏发电等项目落地;与市总工会合作支持民营企业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
同时,开展“万企兴万村”“百企联百校”行动,引导民营经济履行社会责任。在调研方面,市级工商联领导班子带队调研24次,县区累计90次,聚焦市场、融资、用工等难题,形成调研报告4份,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下一步,锦州市工商联将继续深化“进解送促”活动成效,在政策落地、数字化转型、金融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毕军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