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新疆后,左宗棠杀掉了不少俘虏,包括降俘,然而,左宗棠手上沾满了血,却没人骂,为何?”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到底靠啥让这块土地几十年没再乱?很多人第一反应,觉得他铁腕,杀俘虏下得狠。
新疆能安稳下来,靠的其实是他一套“剿抚兼施”的办法,甚至更多是善后和治理上的手段。
1877年夏天,清军攻下达坂城,城头刚刚换了旗,左宗棠一身戎装,没顾上歇口气,下令先别急着清算俘虏。
他把被胁迫作乱的百姓单独列出来,给他们发衣服和粮食,告诉手下:“这些人是被逼的,不是死敌,让他们回家。”
这个举动直接把阿古柏残部的心给拆散了,原本一锅端的局面,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势。
那些被逼上梁山的老百姓心里明白,这个新来的大人跟以前的不一样,能分清好赖,讲的是理。
左宗棠没搞大屠杀,反而处处想着“剿抚兼施”,他跟主簿说过一句话:“要的是人心,不能把人都逼死。”
这话后来传开了,达坂城的百姓私下议论:“左大人,心里是有咱们的。”这才是真正的分化瓦解。
那些还想继续作乱的,一看身边人都被放了,自己反倒成了老鼠过街,反抗的动力也就慢慢消了。
其实,左宗棠面对的局面,比很多人想象得都难,西北那片地方,天干物燥,连口水都要省着喝,清军西征,粮草全靠从陕西、甘肃一袋袋驮过来。
打仗还没完,每隔几天就有副将来报,“大人,粮草不够了。”左宗棠有时气得拍桌子,但他从不光靠杀人解决问题。
他明白,杀俘只能解一时之急,想让新疆长治久安,靠得是让老百姓信服,靠得是治理。
所以,仗一打完,左宗棠没有急着回京交差,而是留在新疆,天天忙得脚不沾地,他最上心的就是水利。
那年秋天,他带着人去田里看水渠,卷起裤腿下了泥塘,亲自指挥修渠,旁边的民夫看得直愣神,这位大人,真不怕脏。
后来,水渠修好,田里能种粮了,老百姓都说:“左大人不是只会打仗,还管咱吃喝。”
光修水利还不够,左宗棠鼓励屯田,把退役的士兵和本地百姓组织起来,给地、给种子,手把手带着他们学农活。
有老兵说:“跟着左大人,打完仗还能种地,活路多了。”新疆的田地,慢慢有了绿意,左宗棠还推行“兴农牧、振教育”。
他让人去各地办学堂,教孩子们识字,让当地人看到,清军不是只会拿刀子的,还能带来新生活。
有回左宗棠路过新开的学堂,正碰上几个维族孩子在门口踢石子,见着他过来,孩子们本能地往后缩,腼腆得不敢直视。
左宗棠弯下腰,跟他们拉起家常:“以后得多读点书,学点本事,才有奔头。”
说着,他顺手摸了摸一个小男孩的脑袋,孩子本来还紧张,这一下脸上立马多了点笑意,左宗棠心里清楚,想让新疆稳,光靠刀枪不行,还得让孩子们看到希望。
其实,关于俘虏,左宗棠没走极端,他常讲,不是谁都得一刀切,那些真跟着阿古柏闹事、手上沾血的,他绝不手软;但遇上家里被逼出来的,或者没犯大错的,他愿意给机会。
就拿达坂城那次来说,打下来后,左宗棠特意吩咐,把被胁迫的本地人挑出来,衣服和干粮都给够,让他们各自回家。
老百姓看在眼里,心里就有了杆秤:“这队兵,不光会打,还能分明白好坏。”慢慢地,城里的百姓愿意自发帮清军守夜,有啥风吹草动都主动来报。
真正让新疆安稳下来的,是1884年那场大变,左宗棠顶着一堆反对意见,硬是说服朝廷把新疆升成了省。
这下子,官府、法律、办事处一样样齐了,百姓头一次觉得,这地方不是边陲,而是家,那时的人们也明白,新疆的将来,终于有了个靠得住的落脚点。
过去这地方只是“藩地”,不归内地管,建省以后,新疆有了自己的政府、官员、法令,老百姓感觉,清廷不是来抢一把就走,而是真正要管事、安家。
这才是新疆安定的根本,没有这一步,再多的杀俘,也换不来几十年的太平。
左宗棠其实很清楚,打仗只能解决眼前的事,老百姓想要的,是安稳的日子。
一次,他在乌鲁木齐街头走,碰到个维族老人,老人递给他一小袋葡萄干,说:“多亏你们,新疆才有今天。”
左宗棠接过葡萄干,沉默了一会,只说了一句:“我做的还不够多。”身边的师爷后来回忆,这位大人心里装着的,是百姓的生活。
杀俘,只是他不得已时的选择,为的是震慑残敌、稳住阵脚,但他更明白,要让新疆真正稳住,必须让老百姓有饭吃、有水喝、有书念、有地种,这一套做下来,才算是真正的平定。
新疆能几十年平稳,靠的是这位老人在战后不舍昼夜的操劳,是他一遍遍地修渠、种田、开学堂,是他推动建省,让新疆成为真正的中国一部分。
这是左宗棠留给历史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冷冰冰的刀枪,而是让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
后世评价他,记住的不是一时的铁腕,而是他那种能分清好赖、能安民心的智慧,真正的英雄,不是只靠狠,更靠能让百姓安生,左宗棠,就是做到了这一点。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