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朱佳晖
深秋时节,我们军休中心便开启了踏访复州湾盐场之旅。
![]()
站在盐场的万亩滩涂上,咸涩的海风扑面而来,脚下的盐田如千万面碎镜铺展至天际,将百年岁月的沧桑与荣光清晰映照。当得知这片盐场自1848年奠基,已在渤海之滨走过170载风雨历程,我们无不心生敬意——这里不仅是北方海盐的重要产地,更是一部镌刻着匠心坚守与时代变迁的活态史书,每一粒盐晶都藏着岁月的故事,每一寸滩涂都印着奋斗的足迹。
![]()
沿着平整的盐道缓步前行,我们不时俯身,指尖轻触历经沧桑的盐卤槽。粗糙的槽壁上,仿佛还残留着旧时盐工们劳作的温度。盐场工作者的讲解声在风中回荡,将“靠海吃海、晒盐为业”的百年过往徐徐铺展:从晚清时期人工肩挑手扛的艰辛劳作,到民国年间抵御外侮时的物资保障;从建国后集体经济下的规模化生产,到如今智能化机械制盐的高效精准……每一个阶段的转型,都凝结着几代盐工的汗水与智慧;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见证着国家从积弱到富强的伟大跨越。
![]()
这份“守一方盐田、护一方民生”的执着坚守,与我们军人“保家卫国、矢志奉献”的军旅初心产生了强烈共鸣。一位曾驻守海疆数十载的老战友感慨道:“我们当年在海岛上守的是国家的海疆,盐工们在盐滩上守的是百姓的餐桌,虽然岗位不同,但这份坚守与担当,从来都是一脉相承的。”
在盐场纪念馆内,黑白老照片里盐工们黝黑的面庞、坚毅的眼神,与我们胸前的军功章相映成辉。从战争年代保障军民所需的默默奉献,到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与地方产业升级的主动作为,复州湾盐场始终坚守着对土地的敬畏、对匠心的执着。那些锈迹斑斑的旧工具、泛黄的生产记录,无不诉说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密码,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
![]()
正午的阳光直射滩涂,盐田被染成一片金色。返程的汽车缓缓驶离盐场,海风依旧在耳畔轻吟。这次踏访,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百年盐场的时代风采,更在跨越职业与时空的精神碰撞中,重温了初心的力量。正如那晶莹的盐晶,历经日晒风吹方能凝结成型。人生与时代的坚守,亦需经得住岁月的磨砺,方能绽放出永恒的价值。而这份初心与担当,终将如同渤海之滨的盐田,在时光的流转中,始终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喜欢就点个赞吧!
本条微信由“金普新闻”编辑制作
图 片:朴峰
编 辑:吕学琦
美 编:吕学琦
责 编:宋子光
出 品: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

偷得片刻之闲
与您悦读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