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渤海逐渐缩小,能否让黄河改道黄海,给中国"造"出个新省?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关于黄河治理有人提出,既然黄河每年往渤海倒那么多泥沙,把渤海填得越来越小,不如干脆让它改道流去黄海。这样既能救渤海,还能在黄海"造陆"扩国土,甚至有人算过账,说几百年后说不定能多出个新省。

听着挺像回事的,但这事儿真有这么容易?



黄河折腾起来没完

说起黄河改道,真不是什么新鲜念头。翻历史书就知道,这条河压根坐不住,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足足改道26次,平均一百年就得挪回窝。最猛的一次在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了口,硬生生把原来从山东入海的路改了,变成现在往渤海流的样子。

为什么黄河这么爱"搬家"?说白了就是泥沙太多。黄河过黄土高原时,卷走大量泥沙带到下游,河床越堆越高,最后比地面高好几米甚至十几米,成了"地上悬河"。河床一高,水流一冲,河堤就容易破,黄河自然就跑别的地方去了。



水利部有组数据指出,这些年靠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黄河每年输沙量从过去16亿吨降到现在14亿吨左右,但这数儿还是吓人。每年差不多6亿吨泥沙堆在下游和入海口,黄河三角洲每年往渤海推10平方公里左右。就这速度,有人担心几百年后渤海会被填平,这也是不少人喊着改道的主要原因。

不过得说句实在的,渤海变浅变小,不只是黄河泥沙的锅。沿海城市围海造田、建港口,这些人类活动也没少添乱。1976年到2009年,渤海面积缩了约1100平方公里,这里头的事儿比我们想的复杂多了。



改道黄海只是听起来美好

支持改道的人,理由听着确实诱人。渤海是我们的内海,在这儿淤出新地,还是自家地盘,没什么新鲜的。但黄海不一样,那是国际公海,要是黄河改道流过去,理论上能让我们的海岸线往外推,扩大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历史上黄河在江苏入海那几百年,还真淤出7800多平方公里的地儿,差不多半个北京那么大。

另外,改道还能解决"地上悬河"这个老难题。从郑州桃花峪到入海口,这800公里的河道,河床普遍比地面高5米以上,新乡那段更夸张,高了23米。这就像在平原上架了条"天河",说不定啥时候就破了。要是能开条新河道,让黄河在地面上正常流,确实能消了这个大隐患。



但问题是,这工程难到吓人。从山东东营到黄海最近的入海点,至少得挖300公里长的新河道。这条道要穿过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得占几百万亩农田,过几十个城镇,光拆迁安置的钱,可能就得上万亿。

更别说还得建配套的防洪工程、桥梁隧道、排灌设施这些。有专家算过,总投资可能是三峡大坝的好几倍,要知道三峡当年花了2000亿。

而且改道之后,麻烦还在后面。黄河的老毛病是"善淤",不管流到哪儿都带一堆泥沙。新河道用不了几十年,可能又淤成新的"地上悬河",到时候难不成再改一次?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嘛。



造陆现实很骨感

很多人觉得,黄河每年那么多泥沙倒进黄海,肯定能很快造出新陆地。但实际情况没这么乐观。渤海平均水深才18米,泥沙容易堆下来。可黄海深多了,平均44米,最深的地方快100米了。黄河那点泥沙倒进去,就像往大水缸里扔把土,想形成稳定的陆地,难。

更棘手的是,黄海是开放海域,洋流和潮汐劲儿特别大。泥沙很可能被洋流带走,到处散,不光造不了陆,还可能堵了航道,影响连云港、日照这些沿海港口的正常运营。你想啊,这些港口每年吞吐量动不动就上亿吨,要是因为泥沙淤了,航道变浅,那经济损失得多大?



按最乐观的估计,就算黄河泥沙在黄海能好好沉积,每年新增的陆地也就几平方公里,比在渤海造陆慢多了。要想造出一个省的面积,大概得等上千年。这个时间跨度,对我们现在的发展规划来说,实在太长了,等不起。

生态账比经济账更难算清

有人说改道最大的好处是救渤海,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黄河泥沙确实让渤海变浅,可这些泥沙里带着大量营养物质,是渤海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渤海的渔业资源,一大半都靠黄河带的这些营养。



山东省海洋渔业部门有统计,黄河口附近海域的渔业产量,占整个渤海的近三成。要是黄河改道,渤海没了营养来源,渔业资源可能大幅减少,靠海吃饭的几十万渔民怎么办?

更别说黄河三角洲那片湿地了,那是东亚候鸟迁徙的重要歇脚地,每年几百万只鸟在这儿待着。改道后湿地没了水源,这些鸟去哪儿找地方落脚?

反过来再看黄海这边,突然涌进大量泥沙,也会引发生态灾难。泥沙会让海水变浑,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江苏沿海本来有不少湿地和滩涂,是好多水鸟和海洋生物的家,黄河一来,这些地方可能就没了。



还有个现实问题,山东半岛的水从哪儿来?黄河水量虽然不算大,但对山东的工农业用水太重要了。要是改道,山东半岛几百万人的生活用水、几千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都成了问题。总不能为了造陆,让山东人缺水吧?

治本之道还是在上游

说了这么多改道的麻烦,那黄河的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答案其实很清楚,治沙才是根本。



这些年国家在黄土高原下了大力气,推进退耕还林、建淤地坝、搞水土保持工程,效果已经很明显了。陕西省的入黄泥沙量,从过去的8.3亿吨降到2.68亿吨,少了三分之二还多。要是继续加大投入,完全有可能再降低黄河的输沙量。

另外,靠小浪底这些水库的科学调度,也能有效控制下游河道的淤积速度。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黄河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了3米多,行洪能力明显提高。这说明只要方法对,悬河问题是能慢慢缓解的,不一定非得大动干戈改道。

至于保护渤海,也有更合理的办法。比如严格控制围海造田,加强海洋生态修复,优化沿海产业布局这些。这些措施虽然见效慢,但风险小、成本低,也更可持续。



总结一下,黄河改道入黄海这想法,理论上听着挺美,但实际操作起来全是难题。与其花天文数字去折腾一个没谱的工程,不如踏踏实实做好源头治理,用科学的办法让黄河安稳入海。

毕竟,尊重自然规律才是长久之计。所以你看,这改道造省的事儿,是不是真的没那么简单?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南权先生
2025-11-05 16:42:59
周四收盘:今天涨到4008,做好准备了,周五很可能将迎来关键变盘

周四收盘:今天涨到4008,做好准备了,周五很可能将迎来关键变盘

好贤观史记
2025-11-06 15:00:23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后续:院方回应,纪检部门介入,两人均已停诊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后续:院方回应,纪检部门介入,两人均已停诊

千言娱乐记
2025-11-06 16:41:49
单价近35万元/平、总价1.99亿元 瑞慈医疗在上海入手一套豪宅

单价近35万元/平、总价1.99亿元 瑞慈医疗在上海入手一套豪宅

财联社
2025-11-06 11:54:06
义乌10岁搞钱小孩哥突然爆火全网,我才顿悟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义乌10岁搞钱小孩哥突然爆火全网,我才顿悟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脆皮先生
2025-11-06 20:29:25
县城险象环生,你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平静给蒙蔽了。

县城险象环生,你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平静给蒙蔽了。

流苏晚晴
2025-10-31 20:55:43
小鹏机器人里面是不是真人?全球网友吵翻了,CEO 现场「扒开衣服」自证

小鹏机器人里面是不是真人?全球网友吵翻了,CEO 现场「扒开衣服」自证

AppSo
2025-11-06 17:03:00
又一知名演员被骂到抑郁!于和伟仗义出面,求观众给条活路

又一知名演员被骂到抑郁!于和伟仗义出面,求观众给条活路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11-06 15:35:28
红军城覆灭进入倒计时,乌军发起空降作战,瞬间上演送人头大戏

红军城覆灭进入倒计时,乌军发起空降作战,瞬间上演送人头大戏

子桑说
2025-11-06 19:50:11
那年,我受命去调查于幼军

那年,我受命去调查于幼军

霹雳炮
2025-11-02 19:38:51
CCTV5直播!王楚钦男单、男团大战樊振东!王曼昱遭遇陈梦!全运会签表出炉!

CCTV5直播!王楚钦男单、男团大战樊振东!王曼昱遭遇陈梦!全运会签表出炉!

好乒乓
2025-11-06 12:56:13
神二十3名航天员、4鼠乘组将夜间返回地球,为何不延期白天回家?

神二十3名航天员、4鼠乘组将夜间返回地球,为何不延期白天回家?

环球科学猫
2025-11-04 11:29:07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科学发掘
2025-10-31 14:06:52
女儿百日宴公公给8.8块,半年后公公70大寿,我送上了“寿礼”

女儿百日宴公公给8.8块,半年后公公70大寿,我送上了“寿礼”

如烟若梦
2025-10-20 19:00:09
阿富汗地震损伤惨重,全球集体沉默,无人支援?中国紧急发声!

阿富汗地震损伤惨重,全球集体沉默,无人支援?中国紧急发声!

历史有些冷
2025-11-06 19:55:03
陈佩斯三兄妹罕见同框!75岁大哥老得认不出,妹妹年轻富态有活力

陈佩斯三兄妹罕见同框!75岁大哥老得认不出,妹妹年轻富态有活力

小徐讲八卦
2025-11-06 05:50:36
普京下死命令,他明白:中俄关系再好,他也必须为俄罗斯未来考虑

普京下死命令,他明白:中俄关系再好,他也必须为俄罗斯未来考虑

凉羽亭
2025-11-05 18:31:40
副院长和眼科医生为爱鼓掌17分钟,背后还有更大的瓜,官方回应

副院长和眼科医生为爱鼓掌17分钟,背后还有更大的瓜,官方回应

温柔看世界
2025-11-06 17:09:27
孙东旭已从东方甄选直播间消失201天,其社交账号简介仍是“东方甄选的孙美丽”,有粉丝曾于4月飞拉萨见他最后一场直播

孙东旭已从东方甄选直播间消失201天,其社交账号简介仍是“东方甄选的孙美丽”,有粉丝曾于4月飞拉萨见他最后一场直播

极目新闻
2025-11-06 18:13:22
原来明星私底下聚会也是素颜出席呀

原来明星私底下聚会也是素颜出席呀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6 12:14:15
2025-11-06 21:15:00
Hi科普啦 incentive-icons
Hi科普啦
传播有益的生活知识及科学文化
2466文章数 344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重庆一套百平米"凶宅"191万上架法拍 欠缴物业费超3万

头条要闻

重庆一套百平米"凶宅"191万上架法拍 欠缴物业费超3万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华为FreeBuds Pro 5正式亮相!首款获得星闪音频认证的 TWS 耳机

教育要闻

小学生书包里翻出“解剖图”,主角是美术老师,真相令人脊背发凉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荣耀500 Pro曝光:骁龙8至尊版芯片+8000mAh电池+2亿像素主摄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