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介绍过,有些伟大的历史时刻值得时时温习,我们的立国之战需要永远铭记。
历史上的今天的1950年11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什么我们对美国侵略朝鲜不能置之不理?》的社论。 ☜
![]()
![]()
这是发表于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期间的社论,标题为 《为什么我们对美国侵略朝鲜不能置之不理?》 。
它是在一个极其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发布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军事和宣传意义!也就是说,社论发表时,时间点比较“微妙”,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已经秘密打响并即将结束。
我志愿军通过出色的隐蔽和突袭,重创了联合国军,将其从鸭绿江边击退至清川江以南,初步稳定了战局。但此时,大规模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尚未摸清中国参战的决心和规模。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百废待兴,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是否应该、是否能够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直接开战,存在广泛的疑虑和担忧。所以说,国内外不论敌我,都是有点“顾虑”的。
![]()
这篇社论的核心目的,是向全中国、全世界正式、公开地阐明中国出兵朝鲜的正义性和必要性!这是中国首次以最权威的官方喉舌,公开、系统地阐述中国参战的立场。它标志着中国在朝鲜的军事行动从隐蔽状态转向公开的、政治上的正面交锋。社论的核心论点是“唇亡齿寒”。它明确指出,美国侵略朝鲜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将中国的出兵定性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完美地将国际主义义务(援助朝鲜)与爱国主义核心(保卫家园)结合起来,为战争行动提供了强大的道义和法理基础。社论构建了我们出兵的正义性与合法性。面对国内的疑虑,社论以强有力的逻辑和激昂的文字,向全国人民解释了“为什么不能置之不理”,有效地统一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最大限度地动员了民众支持这场远在境外的战争,为后续长期、艰苦的战争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这篇社论也是写给全世界,特别是写给美国及其盟友看的。这是对国际社会的政治宣言。它明确警告对方,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底线,任何低估中国决心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1950年11月6日的社论,不仅是一次战况通报,更是一次关键的政治宣言和全民动员令。它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从军事行动层面全面上升到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层面,为战争的长期化、公开化奠定了舆论和政治基础。
笔者也多次介绍和强调过,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其核心内涵被概括为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它的贡献是全方位、深远的,不仅限于战争的胜利本身!
首先就是对新中国立国的贡献。这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就是我们新生的共和国的生存和安全。在极端悬殊的装备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与世界最强军队打了个平手,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这一仗彻底洗刷了百年国耻,让世界从此不敢再轻视新中国的人民军队。我们打了而且赢了!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也捍卫了国家安全!战争成功将威胁阻挡于国门之外,保卫了东北边境的安宁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安全,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战略空间。
抗美援朝的胜利,使新中国以令人敬畏的姿态登上国际舞台,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为后来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埋下了伏笔!因为在二战之后,本来中国是五常之一,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某大国对我们的地位百般挑衅,如今是以朝鲜作为跳板直接侵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安东就是现在的丹东等等地方都被轰炸了,我们没有退让的道理,所以我们必须出兵!
![]()
![]()
![]()
![]()
所以这一仗打赢了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贡献,对于民族自信非常重要。这场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它向全世界也向中国人民自己证明,一个团结起来的民族,能够战胜任何强大的敌人。抗美援朝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环。这是永久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奋勇前行。
![]()
![]()
对我国国内,政治与建设的贡献也很大。这是国内动员与发展的问题。战争的胜利和全国范围内的动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和凝聚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过去人们认为美帝国主义以及他的集团都相当厉害,现在他们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啦。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动员和改革,为了支援前线,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爱国卫生等运动,这些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改革。
![]()
还有对地缘政治和社会主义阵营国际格局的贡献,我们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上的被压迫的民族。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等正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人民。证明了强国并非不可战胜!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承担了主要压力和牺牲,赢得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力量对比。这也就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
![]()
![]()
![]()
![]()
![]()
![]()
请朋友们记住1950年11月6日的社论!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政治和舆论“定调之作”,公开阐明了中国的决心,凝聚了国内的力量,警告了外部的敌人。而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孕育出的抗美援朝精神,其贡献则超越了战争的时空界限,它不仅是赢得那场立国之战的强大精神支柱,更成为了此后数十年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动力。这场战争和这种精神,共同塑造了现代中国的筋骨与灵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