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与金结成海上之盟,联合灭辽,结果发生靖康之难,金掳走徽钦二帝,北宋亡。南宋为何还要与蒙古结盟,结果金亡后蒙古灭南宋,同一个错误为何犯两次?
![]()
图-北宋的核心地区
【高梁河之战】
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北汉广运六年),北宋灭北汉。灭北汉过程中,宋太宗见辽军不堪一击,乘灭亡北汉之余威,意图夺回燕云十六州。
![]()
七月,高梁河之战,宋军大败,赵光义屁股中箭,趴着驴车仓皇逃窜。耶律休格虽多处受伤,不能骑马,便驾轻车率军追至涿州,获兵仗、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
![]()
此战宋军遭到沉重打击,后周及宋太祖赵匡胤数十年辛苦积累的禁军主力损失殆尽。北宋彻底丧失了夺回燕云十六州的意志,整个国家的心气也日趋保守,汉唐经略四方,志在八荒的“天下情怀”几乎荡然无存。
【檀渊之盟】
1004年(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抵达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君臣惶恐不已,甚至有迁都金陵以避兵锋的想法,所幸寇准力挽狂澜,胁迫真宗亲征。宋真宗北上亲征途中,宋军用床弩射杀辽朝南京统军使萧挞览,士气大振,枕戈待旦。
![]()
1005年(北宋真宗景德二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三年),北宋与辽朝订立和约,互为兄弟之国,辽为兄,宋为弟。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
随后的一百年间,北宋以岁币和低姿态来维持和平,但君臣始终未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
【海上之盟】
女真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宋人再次看到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希望。对女真人来说,要生存下去,就要奋力取代有深仇雪恨的契丹,若有南方中原大国牵制敌人,胜算大幅提高。
![]()
1118年(北宋徽宗政和八年或重和元年、辽天祚帝天庆八年、金太祖天辅二年),宋朝遣使自山东渡海前往辽东,同金国商议共同灭辽的方略。此时金国蜷缩在东北一隅,宋金之间并不接壤,宋国的使臣抵达金国,只能横渡渤海,这种会盟也称“海上之盟”。
![]()
1120年(北宋徽宗宣和二年、辽天祚帝天庆十年、金太祖天辅四年),宋金之间达成军事同盟,金进攻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和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宁城),宋进攻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共同灭辽之后,宋将澶渊之盟给辽的岁币转贡金,金将中原失去的燕云十六州归还宋。
![]()
1125年(金太宗天会三年、辽天祚帝保大五年),辽朝天祚帝被俘,辽朝亡。
【靖康之难】
宋金联合灭辽的过程中,宋朝虽然收降易州守将高凤、涿州守将郭药师,但正整体进展远不如金。金军攻下辽上京、中京、西京、南京,认为宋未能兑现承诺攻克南京,拒绝归还燕云。
![]()
双方谈判后,宋朝允以二十万两银、三十万匹绢给金,并纳燕京代租钱一百万贯,金交还燕云七州(景、檀、易、涿、蓟、顺、幽)。金军离前,将城内财物和人口搜刮一空,导致城市丘墟,狐狸穴处,宋改宋改辽南京析津府(幽州)为燕山府。
辽灭亡同年,金人撕毁和约,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见势危,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金太宗天会四年),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
![]()
1127年(北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太宗天会五年)正月,金军南下攻击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宋钦宗赴金营求和,被扣押。
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太子赵谌、宗室、皇后、妃嫔、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
![]()
【南宋建立】
1127年(金太宗天会五年、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南逃,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1129年(金太宗天会七年、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当时南宋以杭州为行在(临时都城),杭州下面有个临安县,临安府比杭州府或许更符合都城气质。
![]()
1138年(金熙宗天眷元年、南宋高宗绍兴八年)正月,赵构建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绍兴和议】
1141年(金熙宗皇统元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南宋向金求和,签订《绍兴和议》。金册封宋康王赵构为皇帝,金归还宋高宗生母韦后及宋徽宗赵佶灵柩。南宋向金称臣,称金朝为“上国”,“世世子孙,谨守(向大金)臣节”。
![]()
金与南宋以秦岭-淮河为界,北属金,南属宋,秦岭北麓的大散关及以南属南宋,以北归金。南宋将秦岭-淮河结合部的领土割让给金,包括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南宋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南宋连蒙灭金】
南宋建立后,与金国进行了几十年的战争,互有胜负,疆土维持在淮河一线。在这几十年的相持中,产生了岳飞等一批抗金名将,正是这些人,阻止了金人进一步南侵。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金国虽然在宋军面前有军事优势,此时却不得不面对来自北方草原的蒙古人。
1208年(金昭宗泰和八年、南宋宁宗嘉定元年、蒙古太祖成吉思汗三年),金国终于不能南北两线作战,与宋朝签订嘉定和议,两国改为伯侄关系,金放弃占领的大散关、濠州,南宋领土向北推进,在疆土上达到鼎盛。
![]()
1214年(金宣宗贞祐二年、南宋宁宗嘉定七年、蒙古太祖成吉思汗九年),宋朝廷决定不再每年向金献岁币,反而与蒙古联手,南北夹击金国,就像当年北宋与金国南北夹击辽国一样,此举成效斐然。
金人对北宋君臣进行了毫无底线的凌辱,引发南宋刻入骨髓的仇恨。当仇恨蒙蔽双眼,宋朝只想向金人复仇,宋蒙之间达成类似宋金“海上之盟”的盟约,计划南北夹击灭亡金国。
![]()
1234年(金哀宗天兴三年、南宋理宗端平元年、蒙古太宗六年),金哀宗自缢,蒙古与南宋联合灭金。宋军收复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三京,光复中原,疆域范围接近北宋时期,何其壮哉!
【崖山海战】
1235年(南宋理宗端平二年、蒙古太宗七年),南宋短暂辉煌一年后,蒙军背信弃义南下。宋军在襄樊一带固守,与蒙古人进行了近四十年的反复拉锯战。
![]()
1273年(南宋度宗咸淳九年,元世祖至元十年),元军围困襄阳城,切断了城内补给,并调来大炮,守将吕文焕为保证老百姓的安全,只好在元军承诺不屠城的情况下投降。
![]()
1279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南宋少帝祥兴二年)二月六日,陆秀夫背着7岁的赵昺投海殉国。崖山(崖门)海战,十余万人浮尸在海上,南宋亡。
回头去看两宋的战略,檀渊之盟、海上之盟、连金灭辽、绍兴和议、连蒙灭金,给后人带来许多教训,岁币买不来和平,战争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