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前情提要:
1642年松锦之战,大明经略洪承畴战败被俘。
皇太极认为劝降大明经略洪承畴,是他夺取大明江山的关键,使出了浑身解数,连当年曹丞相为降服关羽,亲自牵马执蹬的招数都使出来了,没想到对方油盐不进,就是不降。
![]()
皇太极(孔明?)为洪承畴(曹丞相?)牵马执蹬《江山风雨情》
皇太极相信“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必须带点绿”,最后 派出不太受宠的庄妃大玉儿成功睡服他,没想到“引狼入室”,洪经略不仅在床上征服了大玉儿的身心,再加上苏麻喇姑,三人共修合欢大法,结成洪孝苏联盟。
![]()
你说巧了不是,饰演潘巧云的演员牛莉,就是这一版中跟洪承畴(曹丞相)对戏的大玉儿。
![]()
![]()
曹丞相说这个话的年纪,跟当时的洪承畴差不多。
再想到宁静 先后出演过赵姬和大玉儿,我只能说,文化圈这帮人,都是内涵谜语人啊!
招降洪承畴一年之后,皇太极半夜坐在大殿上无疾而终,没有留下任何遗嘱。
按照草原的规矩应该是兄终弟及,其中最有资格的是多尔衮。但是皇太极长子豪格当时都38岁,长子继承也未尝不可,两派相争不下,最后多尔衮提议大玉儿的儿子,六岁的福临继位,多尔衮成为摄政王。
如果不是多尔衮,原本福临没有任何机会继位。多尔衮为何出来争位,又最终让福临继位?野史通常认为多尔衮暗恋嫂子,大玉儿以保福临登基为条件,同意嫁给多尔衮。
但如果熟知宫斗秘闻的洪承畴在背后指点,如何造成两强相争不下的局势,最终结果往往是指定一个弱者上位,是不是更合逻辑?
牛头人老公 离奇暴毙,原因成谜。正在谁是凶手众说纷纭之际,多尔衮这一冒头,立刻让坊间疯传,多尔衮阴谋杀兄娶嫂,谋取皇帝之位。这也给洪孝的关系,提供了最好的挡箭牌。
经孝庄引荐,多尔衮无比信任洪承畴,委以重任,主持入关大计。洪提出关键提议,清军应打着“给崇祯皇帝复仇”的名义入关,更有利于收复汉人之心,并给出具体的进军路线,这个防线他太熟了。如何诱降原下级吴三桂,也是洪承畴制定的计划。
清军能顺利入关,洪承畴居功至伟,否则多尔衮说不定都没这个胆子进来,至少不会动作这么快。而只要给李自成缓两三个月,完成了部队修整和军资筹措,以及对吴三桂的招降,女真人就永远失去入关的机会窗口。
灭明之功,洪承畴拔得头筹。
多尔衮跟着洪承畴的运筹帷幄,做梦般地进入北京,过程比他想象还要顺利得多。这让他完全信任洪,更加放手让他执掌权力, 以洪承畴仕明时的原职衔,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 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
太子少保的身份,也让洪承畴有了在宫廷出入的正当理由。
1647年洪承畴因父丧,回乡守制,一年后回到北京。按理说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不应该离开权力中枢,只能说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许是在老家招募一批死士,留作未来的行动班底?
后来,康熙扳倒鳌拜所依仗的一批身手了得的青少年,基本全是汉家子弟,但是来历身份完全不明,而且事成之后这些人仿佛全部消失了一般,没有留下任何历史记录。这一点极为反常。按理说,这些跟着少年天子成长起来的同龄伙伴,关系硬,手段高,将来应该出现在各个要害领域,留下大量记载才对。唯一例外就是曹寅,他母亲是康熙奶妈。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是唯一一个跟康熙有关的人脉,其他人都是洪承畴派过来的死士之子。
洪承畴返京之后,多尔衮对其慰劳备至,宠信有加,一连数日召见垂询各省应兴应革之事,所有建议,无不采纳。
再过一年左右,孝庄怀孕,生下一名男婴,这就是洪玄烨,接盘侠多尔衮以为是自己的种,高兴万分,没想到自己工具人使命已经完成,可以去领盒饭了。1650年12月,正值壮年又马术精熟的多尔衮打猎时坠马,离奇身亡,再次引发流言四起,怀疑他是被人暗杀。
![]()
接下来,洪孝苏联盟还要杀更多人,目的只有一个:
为洪玄烨铺就通向帝位之路!
一、董鄂妃独得皇帝恩宠
清理掉多尔衮之后,顺治帝福临的皇位算是坐稳了。
顺治有嬴政的命,没有嬴政的手段,只能被孝庄太后摆布。
顺治渐渐长大,也生出了反抗心理,他的做法是自主选择继承人。顺治最希望,自己最爱的董鄂妃孝献端敬皇后生下继承人。
董鄂部终满清一朝都实力强大。这其中也有借助外戚,巩固皇权地位,摆脱孝庄(洪承畴)控制的想法。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满清当时的政治体制近似于部落联盟制,八旗跟一千多年前的拓跋鲜卑的八部制相比,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如果没有高人做顶层设计,充其量也就复刻北魏到隋唐的政治体制,或者复刻类似元朝的种姓制度,绝难演化出清朝后来的满汉蒙相互制衡,同时杜绝外戚、宦官、权臣、官僚集团任何一方做大的绝对中央集权。唯有洪承畴定下大战略,洪氏祖孙三代(从洪承畴到雍正)之力,前赴后继得以实现。
董鄂氏是满洲正白旗人,顺治二年以后,她的父亲鄂硕随军南征,此后的五六年间,都在江南一带驻扎,董鄂氏跟在父亲身边,自幼受到江南汉族文化的影响和熏染,对孩子们的一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董鄂氏的气质修养,神似江南女子,在当时满洲世家女中,可谓是寥若晨星,当时清朝皇后必须从旗人中挑选。
因孝庄爱洪承畴,受其影响审美情趣向江南汉人靠拢,于是顺治的审美情趣也是倾向于江南汉人,视董鄂妃为珍宝。
![]()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氏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同年九月二十八日,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清代历史上十分罕见。
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为董鄂氏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更为董鄂氏颁诏大赦天下。
大清近300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后妃嫔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这一年顺治19岁,董鄂氏18岁。
十个月之后,董鄂妃生了一个儿子,排行在玄烨之后,是为皇四子。
这个孩子出生仅一个多月后,顺治帝就诏告天下:“此乃朕之第一子也”。这相当于公开暗示,这个新生儿将被立为皇太子,是未来的皇帝。
这一举动,完全忽视了已出生的皇二子福全和皇三子玄烨(即康熙),引发了朝廷的震动。也为福临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二、除掉董鄂妃和她的孩子
董鄂妃的这个孩子的出生,完全打乱了洪承畴的部署。
按照计划,他与孝庄的孩子洪玄烨应当在合适的时机,代替患天花出宫的皇三子真玄烨,成为下一任皇帝。只要玄烨继位,福临作为孝庄的亲生儿子,未必会死。
顺治七年(1650年),假玄烨出生之后就被带出宫去,由苏麻喇姑秘密抚养。顺治十一年,真玄烨出生后不久即患天花被带出宫,由苏麻喇姑贴身照顾。除她以及几个绝对信赖的下人之外,几乎没有人见过玄烨。
历史记载玄烨什么时候回宫的呢?目前确认的最早时间是顺治十八年正月,当时因顺治驾崩,他从北京西郊避痘的福佑寺回宫,随即继承皇位。
这个操作空间可太大了。
洪承畴主要策划,苏麻喇姑一手操办,效仿宋朝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真玄烨大概率是得了天花不治身亡。用假玄烨顶替了死去的真玄烨。
前文说过,苏麻喇姑和孝庄跟洪承畴,三人一起修炼合欢大法,是绝对忠诚可靠的自己人。
如果更阴谋论一点,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怎么患上的天花?为什么患天花之后必须带出宫去?会不会因为他的生母佟佳氏是一个不受恩宠的庶妃,身边没几个人,方便做手脚?只要暗中用天花病人的衣物包裹他,让他患病,然后以此借口进行掉包?
同时期的北美殖民者,就使用这招对付印第安人,引发印第安人成片死亡。洪承畴很有可能与西方传教士沟通的渠道,他直接从西方人那里获得这个“有用的知识”,也是很有可能的。即使不是从西方人那里得知,这招也不难想到。
孩子长大后与刚出生时,相貌会有很大的不同,生母也未必认得出来。刚出生就调包,破绽最少。
因此真相很可能是,真玄烨是被故意算计的牺牲品,就是要让这个孩子刚出生不久就离宫,再弄死他,给洪玄烨替换制造机会。
这个计划似乎天衣无缝,但是皇四子出生,一切就变成了镜花水月。
幸好,晚明宫廷斗争最擅长的手段之一,就是悄咪咪地把人给弄死,而不留任何把柄。洪承畴混迹朝堂多年,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
刚入关的女真乡下人,哪经历过城里人的这些深深套路?
![]()
于是,被福临寄予厚望的皇四子,还未来得及取名,就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廿四日夭折,在世仅104天。
两个刚出生的无辜婴儿成了牺牲品,这还不算完。
洪承畴还要进一步弄死董鄂妃,以绝后患。
顺治在世的皇子中,只有一个比真玄烨大两岁的福全,能给洪孝同盟的计划造成威胁。但福全生母是宁悫妃,她虽然位列妃位,但并不十分得宠,地位上甚至比玄烨生母佟佳氏还低。而且脑子不太好使,胸无大志。福全喜欢画画,没啥野心,顺治也不喜欢这个孩子。
所以能给洪玄烨带来威胁的,就只有未来顺治跟董鄂妃生下的继承人。
董鄂妃可能是最无辜的牺牲品,贤良淑德,性格温柔善良,只是因为会对洪玄烨带来威胁,因此她必须死。
孝庄称自己身体不适,强制让没了孩子身体还没恢复的董鄂妃,来到她的床前侍奉,以此摧垮她的健康。
孝惠章皇后(孝庄的侄孙女,跟孝庄一条心,她是《鹿鼎记》中太后的原型)历史上最长待机的皇太后,以祖孙三代和谐融洽著称,为清朝之典范。但是对自己的婆婆兼姑妈孝庄生病,她不仅不来伺候,连一句话询问都没有,也没有派人来问安。
这事激怒了顺治,以不孝之名要求废后,把董鄂妃立为皇后。董鄂氏长跪在顺治帝面前,磕头请辞后位,求顺治帝不可废孝惠章皇后之位,孝惠章皇后接着又病倒,又是董鄂妃前去服侍。
就这么折腾一圈,把董鄂妃身体累垮了。关键是,顺治自己也是把董鄂妃逼上死路的参与者之一。真可谓杀人诛心。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病逝,年仅22岁。
董鄂妃之死,充分利用了汉人礼教“百善孝为先”“仁义恭俭让”极高道德标准,把身体本来就虚弱的董鄂妃活活累垮。既然身体已经有问题了,再做点手脚让她挂掉,谁也看不出啥毛病。
谁这么熟悉汉人礼教,能制定这样一个杀人于无形的计策?
真得好难猜啊!
三、再弄死顺治和佟佳氏
史书记载,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因患天花医治无效,死于养心殿,年仅24岁。顺治原本希望传位给堂兄安亲王岳乐,遭到孝庄的强烈反对,只好传位给三子玄烨,并安排四位顾命大臣加以辅佐。
这份遗诏内容颇为奇特,其中以皇帝的口吻,列举了自己执政的十四条罪状,深刻忏悔,涉及渐习汉俗、偏离祖制、对宗室勋戚恩惠不周等多方面,估计是对宗室重臣进行安抚,让他们放松警惕。
但问题是,顺治继位时才6岁,死的时候才24岁,一辈子都是个没离开母亲身边,被孝庄深度控制的“妈宝男”。“渐习汉俗、偏离祖制、对宗室勋戚恩惠不周”等问题,到底是谁造成的?
要么是孝庄欲盖弥彰,要么是顺治临死前,故意给四位顾命大臣留下一些可疑的线索,让他们追查下去。考虑到此时洪承畴已经回来了,我估计是后者。
不到一个月之后,洪玄烨登基,即康熙,史书记载年龄为八岁,真实年龄为12岁。由此开启了61年的皇帝生涯,为中国历代帝王在位时间之最。
接下来几十年年,满清勋贵们将深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渐习汉俗、偏离祖制、对宗室勋戚恩惠不周”。
![]()
电视剧中都是找八岁男童(小学二年级)扮演,实际应该是小学毕业生(十二岁)。
此时相距董鄂妃的去世,仅仅相隔不半年。
从1653到1659这七年间,史书记载洪承畴都在西南平定孙可望、李定国拥戴的南明永历政权。八月洪承畴以眼睛不好为由,要求回京。第二年正月他刚到京,顺治就噶了,正好赶上洪玄烨上位前一个月的关键运作。
在小说《鹿鼎记》中,24岁的顺治是因为董鄂妃的死,感到生无可恋,不顾劝阻传位八岁儿子玄烨,自己借死遁出家。正可谓天下第一痴情种。
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我们还原出另外一种可能。
顺治生前最后三年,曾经多次前去拜竭崇祯陵,每次去了,他都是亲自把酒祭祀,还下跪下拜。有时,他让大臣事先写好祭文,自己于墓前朗诵。有时则干脆不要文稿,一个人在墓前低声倾诉,自己对崇祯不幸遭遇的无限同情。
《三垣笔记》记载,顺治在崇祯陵前表现失态,“失声而泣”,并且喊出一句话,“大哥大哥,我与若皆有君无臣!”
以前无人能懂顺治哭崇祯的动机,特别是这句话更令人费解。
现在明白了吧?崇祯因洪承畴误国而亡,洪承畴又睡了自己的亲妈,自己的儿子也不明不白地死去,亲妈故意折磨自己最爱的女人,眼看她命不久矣,自己却无能为力,估计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大清也要亡国。
这座紫禁城,外人看着皇家气象庄严,其实里面藏污纳垢,各种阴谋伎俩,人心险恶。
被明式宫廷黑暗震撼得七荤八素的顺治,可能会想,如果当年没有入关就好了,关外生活虽然穷,但是哪有这些人心险恶!
想到当年崇祯的处境,顺治可不是感同身受么?
1660年初,顺治请求外出参与征战,以摆脱孝庄控制。顺治的想法,老狐狸洪承畴能看不出来?洪干脆将计就计,秘密联系郑成功,把顺治秘密南下亲征的消息透露给他,用借刀杀人之计除掉顺治,扶自己的孩子上位。
洪承畴和郑成功是同乡,均来自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郑成功父子(郑芝龙、郑成功)是南安县石井镇人,洪承畴则来自南安县英都镇, 相距30里。顺治年间,各地士大夫偷偷联系抗清力量的事情多如牛毛,连“水太凉”的钱谦益都干过,所以作为洪督师,透露个消息真不成问题。
根据郑成功后人手稿《延平王起义实录》记载,顺治十七年(1660 年)五月,清军主帅达素率部进攻厦门,顺治帝秘密随军亲征,驻跸于厦门筼筜港对岸的 “牛家村”。郑成功部将以 “大号将军” 火炮轰击清军驻地,顺治被轰中身亡。达素因护驾不力畏罪自杀。同时清廷上报了几十个大内侍卫的死亡。但没有说明是因何而死。
如果不是皇帝在军中,怎么会死一批大内侍卫?完全是欲盖弥彰。
顺治可能并没有被当场炸死,而是跟努尔哈赤一样被炸得重伤,之后史载顺治的公开活动几乎消失。所以有传言说,顺治因为董鄂妃的死,心灰意冷,决定去五台山出家。实际上可能是趁他伤重虚弱之际,再动点手脚送他上西天,好让假玄烨顺利皇位。
顺治死后,唯一可能得漏洞,就是真玄烨的生母佟佳氏。虽然真玄烨出生后不久就离开了母亲,佟佳氏未必认得他。
但毕竟母子连心,相处时间长了,难免露出马脚。
康熙登基两年后,佟佳氏突然得急病去世,享年仅24岁(虚岁)。
这跟明末“红丸案”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
也许佟佳氏运气不好,得了跟朱常洛一样的急性传染病吧,谁知道呢?

就在康熙登基差不多一年后的1662年正月,一位名叫厄尔特(或作兀尔特)的正蓝旗章京,在见到被俘的永历帝后,因永历的"帝王气度"触动,策划了这次营救行动。他们计划剪去辫子,救出永历帝并北上陕西建立政权,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参与者剪去辫子作为反清标志,并刻制印信,因事泄被杀,牵连两千多纯血八旗子弟。
以当时的通信水平,基本上北京顺治驾崩玄烨继位等事情传递到西南,在经过一些策划时间,就马上动手了。
你就看看这事有多离谱,就好比1949年9月30号参加了一辈子革命的战士突然决定要参加国民党。他们可能是得知了洪玄烨汉人身份的一些内情,惊恐万分,害怕被大清洗于是仓促造反。
对了,佟佳氏属于多尔衮统御的正蓝旗。
这件事肯定会引发洪承畴的疑心,经过排查之后,怀疑是通过佟佳氏泄露出去,于是干脆杀人灭口。
康熙晚年自述“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赖抱歉之处。”他跟佟佳氏原本没什么感情,佟佳氏患病之时,他“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忧悴弗胜,寝膳俱忘”,好好扮演了几天孝顺儿子。
这番表演,实际上是为他的身份背书。
然后……就演都懒得演了。
康熙为自己这个“亲妈“守孝了27天,还不到一个月,死后葬礼规格较低,仅与悼妃合葬。
然后等孝庄去世之后,康熙为自己名义上的“奶奶”,守孝了足足27个月,哪个是真亲妈,一目了然。
为了掩盖秘密,扶假玄烨上位,清朝好几个重量级人物死得不明不白,分别是皇太极、多尔衮、福临,董鄂妃、佟佳氏,再加上董鄂妃的儿子和真玄烨,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连环杀人案。
从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算起,该政权历经三代四主(包括多尔衮),到1661年康熙登基宣告结束,国祚45年。从洪承畴1642年归顺算起,历经十九年谋划,终于完成以洪代清的篡位大计。
《倚天屠龙记》里,成昆与明教教主夫人偷情被撞破,然后他化身圆真,苦心孤诣十几年,搞垮明教的剧情,简直就是精准复刻洪承畴的故事。
![]()
洪玄烨登基之后,并不代表高枕无忧。
由于这个换种计划破绽还是不少,难免会让有心人起疑,流言也会传播出去。
接下来,还要掀起一阵又一阵血雨腥风!
(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