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毛慧娟 通讯员 王雨婷 邵秀清) 近日,衢江区全旺镇全旺畈粮食生产功能区里,晚稻迎来开镰收割的好时节。放眼望去,金色的稻浪随风摇动,空气里满是清甜的稻香。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成为秋收的主角。
“机器跑一趟,收割、脱粒、碎秆、装车全搞定,又快又干净!”正在田头忙碌的衢江区水龙家庭农场负责人涂育文高兴地说,粉碎后的秸秆均匀地铺在田里,正好给接下来种油菜当有机养料,让田地能“绿色过冬”。“晚稻收完,马上翻地种油菜,‘稻油轮作’,土地不闲着,咱们的收益也能往上提!”涂育文笑着说,这种模式还能改善土壤,让田地越种越肥。
今年,涂育文的家庭农场承包了300多亩农田,从育秧、插秧,到植保、收割,全是机械化、智能化操作——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无人机打药,最后用智能收割机收稻。“今年亩产有1000多斤,比去年多收了20%。” 涂育文相告,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得益于良种良法的配套。农场种的是优质高产品种,还用上了精准灌溉、侧深施肥、绿色防控等精准作业技术,实现节水、节肥、减药,在保障稻米绿色优质的同时,也守住了这片土地的绿色。
近年来,衢江区通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普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一系列举措,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稳住了农业基本盘。今年,衢江区水稻种植面积稳中有升,总面积约24万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