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技术无需水冷却,并可输出高温热能。
![]()
中国宣布在先进核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次在钍基熔盐堆中成功实现钍元素转化为铀燃料。据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确认在反应堆加载钍燃料后获得了有效实验数据。该成果首次为熔盐堆系统使用钍燃料的技术可行性提供了具体实证。
这一里程碑成就为中国利用本土丰富的钍资源开辟可行路径,也标志着全球下一代核能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第四代熔盐堆的优势
本次实验采用第四代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与传统反应堆不同,钍基熔盐堆使用高温熔盐而非水作为冷却剂。这种设计具有多重优势:具备固有安全性、可在常压下运行从而降低机械应力。此外,该技术无需水冷却且能输出高温热能。正是这些特性使熔盐堆被公认为利用钍核燃料最有效、最适宜的设计方案。
上海应物所与国内机构联合建设的实验性钍基熔盐堆是当前全球唯一投入运行并进行钍燃料测试的熔盐堆装置。
项目进展与产业融合
此次成功源于长期技术积累 —— 中国钍基熔盐堆研究计划始于2011年。上海应物所表示,项目已实现从基础实验室研究到核心技术、材料及设备工程验证的跨越。该计划的关键战略是建立自主供应链,目前中国已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钍基熔盐堆技术及产业能力。
技术可行性验证后,上海应物所计划携手领先能源企业强化供应链,加速技术工程化应用。明确目标是建设10万千瓦示范项目,力争在2035年前投入运行。钍基熔盐堆的高温输出特性支持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及高温制氢的深度融合,助力构建综合性低碳能源体系。
巨量钍资源潜力
今年早些时候解密的报告显示,中国钍储量可能远超此前预估。报告指出中国矿山废料中蕴藏巨大钍资源潜力:仅内蒙古某铁矿五年的废料所含钍元素,理论上可满足美国家用能源需求超1000年。单是白云鄂博矿区的钍储量约达100万吨,理论上足以支撑中国能源需求六万年。
专家长期认为钍反应堆是能源创新的下一个飞跃。有科学家估算,内蒙古一个富钍矿区理论上可满足中国数万年能源需求,且放射性废物远低于当前铀反应堆。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