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年间,有个苦命的丫头,叫苦妮。
苦妮这孩子,从娘胎里出来就带着一脸胎记,青紫青紫的盖了半边脸。
她亲娘家里穷得叮当响,孩子又多,实在养不活,心一横,就把这刚出生的丑丫头裹了块破布,扔在了村头的土地庙里。
那是个数九寒天,北风刮得跟刀子似的,地上积了厚厚的雪。
也是她命不该绝,村里有个叫王婆的妇人,一早去土地庙上香,听见微弱的哭声,循声一看,冻得发紫的婴儿都快没气了。
王婆心软,叹了口气:“唉,都是命啊,总不能见死不救。”
便把婴儿抱回家去了。
王婆家里也不宽裕,添了一张嘴,日子就更紧巴了。
王婆给这捡来的丫头取名“苦妮”,意思是苦命的女孩。
苦妮渐渐长大,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是王婆从土地庙捡回来的。
养母常念叨:“要不是我心善,你早冻死在土地庙了,要知道感恩!”
苦妮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王婆对苦妮很是苛刻,重活累活都让她干,好吃的却紧着自己的两个儿子。
苦妮从不抱怨,她总想着:“要不是养母,我这条命早就没了。做人得知恩图报。”
这丫头有个特点,别人帮她一分,她总想着回报十分。
村里谁家有事,她总是第一个去帮忙,从不计较得失。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苦妮还有个习惯,每天吃饭时,总会把自己那份馍馍掰下一小块,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好。
等到没人注意时,偷偷跑到土地庙,把那一小块馍馍放在土地公的神像前,双手合十,默默祷告。
这是她从八岁起就养成的习惯。
为啥这么做呢?
原来王婆曾告诉她:“当年就是在土地庙捡到你的,要不是那堵墙挡住了风雪,你早就没命了。”
苦妮心想,土地庙是她的救命恩人,虽然自己没什么好东西供奉,但这馍馍是她最珍贵的东西了,分出一小块,代表着她的感恩之心。
哪怕时常饿得肚子咕咕叫,她也从不间断。
有回她发烧,浑身无力,还是强撑着去土地庙供奉。
王婆的儿子们笑话她:“丑丫头还学人家拜神,土地公能看上你那点馍馍渣?”
苦妮只是笑笑,不说话。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妮长到了十六岁。
她勤快能干,家里家外的活计都拿手,只是王婆待她依然苛刻,动不动就打骂,骂她是“灾星”、“丧门星”。
其实王婆本来心肠不坏,不然当年也不会捡回苦妮。
只是多年来丈夫不成器,婆婆又刁难,家里家外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累出了一身毛病。
前两年,丈夫和婆婆相继去世,王婆才总算能歇口气,可身上的老毛病却好不了,又没钱抓药。
身子不舒服,心里就不痛快,自然就把气撒在捡来的丑丫头身上。
这天晚上,苦妮干了一天活,累得腰酸背痛,回到自己那间小柴房,倒在硬板床上就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觉得眼前有光亮。
她睁开眼,吓了一跳——只见一位白发白须、面容慈祥的老爷爷,正站在她床前微笑。
“苦妮,别怕。”老爷爷开口道,“我是本村的土地公。这些年来,你每日供奉馍馍的一片诚心,我都看在眼里。今日特来回报,可以满足你三个愿望。你想好了,明天晚上告诉我。”
说完,土地公就不见了。
苦妮猛地坐起,原来是个梦?
可那光亮和老爷爷的话语都那么真实。她心里犯嘀咕,不知该信不该信。
第二天,苦妮照常起早贪黑地干活。
王婆的老毛病又犯了,腰疼得直不起来,却还是指挥苦妮做这做那,语气比平时更加尖酸。
苦妮一声不吭,默默干活。
晚上回到柴房,苦妮想起那个梦,心里琢磨:如果真是土地公显灵,我该许什么愿呢?
她首先想到养母。
虽然王婆待她不好,但要不是王婆,她早就冻死在雪地里了。
养母这些年也不容易,一个人拉扯大三个孩子,累出一身病。
如今身子不舒服,又没钱医治,这才脾气暴躁。
要是身子好了,心情舒畅了,说不定就能恢复从前善良的本性。
想到这里,苦妮默默祷告:“土地公爷爷,如果昨晚真是您显灵,我的第一个愿望是希望养母身子健康,无病无痛,长命百岁。”
话音刚落,她就觉得一阵困意袭来,不知不觉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苦妮就听见王婆在院子里惊讶地自言自语:“怪了,今天这身子怎么这么轻松?”
苦妮出门一看,王婆正伸展着腰肢,一脸不可思议:“我这老腰疼了十几年,今天一点都不疼了!浑身轻松,跟年轻了二十岁似的!”
一连几天,王婆的老毛病再没犯过。身子舒坦了,心情也好了,对苦妮居然有了笑脸。
吃饭时,破天荒地给苦妮夹了一筷子炒鸡蛋:“多吃点,看你瘦的。”
干活时,还好几次提醒苦妮:“别太累着,歇会儿吧。”
苦妮心里明白,养母因为身子爽利了,心情也好了。这是土地公显灵了。
她感动得差点掉泪,不是为自己日子好过了,而是为养母恢复了健康。
又过了几天,土地公再次出现在苦妮的梦中。
老爷爷笑眯眯地问:“孩子,你的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了。现在告诉我,你的第二个愿望是什么?”
苦妮这次早有准备。
她跪下来恭敬地说:“土地公爷爷,谢谢您治好了养母的病。我的第二个愿望是,希望自己能有一手好手艺,能挣钱养家,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些。”
土地公点点头:“明早你去村东头那条小路,会遇到一个老太太,机缘就在此间。”
苦妮醒来后,记着土地公的话,一早便往村东头走去。
果然,没走多远,就看见一位老太太坐在路边,脚踝肿得老高,旁边散落着一些草药。
“老人家,您这是怎么了?”苦妮赶紧上前询问。
老太太皱着眉头说:“我上山采药,不小心扭了脚,走不动路了。家就在前面不远,可我这...”
“我背您回去!”苦妮二话不说,蹲下身来。
苦妮虽然瘦小,但常年干活,有一把力气。
她小心地背起老太太,按着她指的方向,一步步往前走。
到了老太太家,苦妮又帮她敷药、收拾屋子,忙活了半天。
老太太很感激,问苦妮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村的。
苦妮一一回答后正要告辞,老太太却拉住她:“好孩子,我瞧你心善,想传你一门手艺。我年轻时曾在宫里当过绣娘,会一手苏绣的绝活。你要是愿意学,我可以教你。”
苦妮喜出望外,连忙答应。
从此,她每天抽空来老太太家学刺绣。
苦妮本就手巧,又肯下功夫,进步飞快。
不出三个月,已经掌握了基本技法;半年后,她的绣品就能拿到镇上卖好价钱了。
苦妮把卖绣品挣来的钱全都交给王婆。
王婆见这丑丫头竟有这般本事,又惊又喜。
家里有了额外收入,日子渐渐宽裕起来。王婆对苦妮越来越好,真把她当亲闺女看待。
村里人见苦妮的绣活这么好,都来找她学艺。
苦妮毫不藏私,耐心教导。
渐渐地,村里兴起了一股刺绣之风,妇女们靠这个贴补家用,整个村子的日子都好过起来。
这天晚上,土地公第三次出现在苦妮梦中。
老爷爷满面红光,笑得更加慈祥:“好孩子,你前两个愿望都用来帮助他人,如今家里日子好过了,这第三个愿望,总该为自己许一个了吧?比如...你脸上的胎记?”
苦妮摸摸自己的脸,沉思片刻,却问:“土地公爷爷,我能问问您吗?为什么您会显灵帮我呢?”
土地公捋着胡须笑了:“其实啊,每日来我庙中上香供奉的人不少,鸡鸭鱼肉、时鲜果品,什么都有。
但他们的供奉,都是为了求福求财,带着功利心。唯有你,日复一日供奉自己都吃不饱的馍馍,却从不求什么,只是单纯感恩。这般纯净的心意,实在难得啊!”
![]()
苦妮恍然大悟,她想了想,说:“土地公爷爷,我的第三个愿望是——希望我们全村人都能平安顺遂,年年有余粮,不再挨饿受冻。”
土地公惊讶地睁大眼睛:“孩子,这又是为别人许愿?你就不想为自己要点什么?比如一副好容貌?一笔财富?或者一门好亲事?”
苦妮微笑着摇摇头:“我现在已经很知足了。养母身体康健,家里日子好过,我又有手艺能挣钱。村里的乡亲们都是我的亲人,他们过得好,我就开心。”
土地公长叹一声:“难得啊难得!这般心地,便是最大的福报。好吧,我答应你的愿望。
不过,我也要额外赐你一份礼物——从今往后,凡是与你接触的人,都会感受到你的善良内心,而非外表。”
说完,土地公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了。
从那天起,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村里人再看苦妮,都觉得她那胎记不再刺眼,反而成了她独特的标志。
就连往日跟在屁股后面笑话她的皮孩子们,如今见到她也会露出甜甜的笑容。大家开始更多地注意到她的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与此同时,第三个愿望也开始应验了。
苦妮所在的村子年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家家户户都有了余粮。
村民们把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遇到荒年也不怕挨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王婆如今把苦妮当成了心头肉,张罗着要给她找一门好亲事。
虽然苦妮容貌不算好,但前来提亲的人却不少,都是冲着她的人品和手艺来的。
最后,苦妮嫁给了邻村一个老实本分的木匠。
那木匠不介意苦妮的容貌,只看重她的心地。夫妻二人恩爱有加,生儿育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王婆在苦妮的照料下,果真无病无痛,活到了九十九岁。
临终前,她拉着苦妮的手老泪纵横:“好闺女,娘对不起你,当年对你不好...”
苦妮握住养母的手,柔声说:“娘,别这么说。要不是您,我早就没命了。您的养育之恩,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
王婆含笑而逝,走得很安详。
苦妮的故事在十里八乡传开了。人们都说:心存善念,天必佑之。外表美丑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后来,苦妮的子孙们都很有出息,有的考取了功名,有的成了富商。
但无论地位多高,财富多少,他们都牢记苦妮的教诲:知恩图报,善良待人。
而那座土地庙,自此香火鼎盛。
不过最神奇的还是——每当有人带着纯净的感恩之心前来祭拜时,总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福报。
这大概就是老人们常说的:心存善念,天必从之;知恩图报,福必随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