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舆论大有“妖魔化”市场化国央企的倾向,
一提到市场化国企就是“不能进”、“市场化国企算什么国企”,仿佛“市场化”就是原罪。
我也吐槽过市场化国央企,因为这类企业确实某种程度上兼具体制内外的双重缺点,
这句现在已经被用滥的话,还是我最先发明的。
不过现在我想要说的是,已经在市场化国央企工作、或者由于专业等原因只能进入市场化国央企的小伙伴们,
既然已经没得选,那么还是要多看看好处。
毕竟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危”的另一面往往也潜藏着“机”。
在我看来,市场化国央企主要有两大优点:
1、收入相对较高。
传统行业的国央企,除烟草、电力、能源领域少数企业之外,大多收入是不高的,
而市场化国央企,却有一部分相对高薪。
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企业确实在市场中赚到了钱,
譬如金融业和曾经的房地产行业,借助牌照、政策、资金和规模优势,跑马圈地赚得盆满钵满,从业人员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虽然比不过巅峰时期的民企,但还是比其他国央企高了一大截。
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市场化国央企属于风口行业,收入原本就比其他行业高,
譬如现如今各大国央企都在紧密布局的人工智能、芯片等行业,研发人员的收入就可以达到50万+以上,
不当领导就可以拿到这个收入,对于很多传统行业的国央企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由于直面市场竞争,市场化国央企收入必须与市场接轨,否则难以吸引人才。
众所周知民企大厂、外企的人才进国央企一般都得降职降薪,
这几年下行周期,“稳定”两个字在择业的天平上分量加重,但如果收入差距太大,还是会挡住很多优秀人才的步伐。
近期向我咨询社招进国央企的小伙伴,最大的“卡点”就基本都集中在薪酬上。
2、市场化国央企相对开放,与外界接触机会较多。
这意味着, 有更多的机会与市场、客户、供应商、同业以及ZF部门打交道。
传统国央企是比较封闭的,可能一辈子就在一个地方、和同一批人打交道,看到的、接触到的面都比较窄。
传统国央企的运行系统也相对稳定,所以你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国央企,技术、专业、观念理念都比外面要落后若干年。
但机会是在与人与人的碰撞中流动的,你只有到市场上去,才能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感受到最鲜活的用户需求、体会到最前沿的趋势、捕捉到最有潜力的机会。
特别是一些国央企作为大甲方,抛开那些有的没的不说,平台、资源都是极好的,
无数的机会在其中流动,只要你留心去挖掘,那简直就像一座宝藏库。
所以你可以看到,市场化国央企锻炼到一定程度的人才,出去创业、跳往民企当职业经理人的数量,都远远大过于传统国央企。
他们不再一味盯着“稳定”,不是仅仅以“找工作”的心态,而以“干事业”的心态来对待工作,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当然,市场化国央企千千万,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行业、效益等原因,既不高薪、也不稳定,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等还集体制内外糟粕于一身,
这类企业,我当然劝你避雷。
但同时也有不少优秀的市场化国央企,特别是做到行业头部的那些,
它们拥有更加先进的经验、技术、管理理念,对行业、市场也有更敏锐的感知和预判,
同时,又拥有比民企、外企更好的平台、资金、品牌背景和信用支持,经营更稳健。
这类国央企,也很值得作为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驿站,甚至作为归宿。
归根到底,选择一份工作,不能单纯以企业类型去评判,我的建议是:
第一步选对行业,
第二步,优先选择这个行业的头部企业,不管它是民企、外企,还是国央企。
更多国央企规则/潜规则、职业选择、生存进阶、晋升提拔、人际关系、副业经验,请见
商务、咨询加V:all-for-freedom1202
加,了解更多国央企规则与生存、进阶之道
送深度咨询一次+原价299精华资料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