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供热技术的规模化推广面临多重制约,其中居民供热价格机制相关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制约低碳供热技术规模化应用的核心障碍。
一是,我国居民供热价格实行政府直接调控模式,为保障民生需求,定价方式以面积定价为主,仅少数地区试点推行两部制热价,价格形成机制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且与定价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工商业供热定价机制形成了显著的交叉补贴机制——工商业供热价格中高于成本的部分,被用于补贴居民供热价格,虽在短期内保障了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用热权益,但从长期发展视角看,易导致热力企业经营亏损,且对两部制热价在居民领域的推广形成制约,不利于供热行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与节能目标的实现。
二是,受政府调控定价与交叉补贴机制的双重影响,居民供热价格多锚定于传统化石能源供热成本,价格水平刚性较强,低碳供热的平均单位热值成本显著高于传统化石能源供热,成本与价格的错配导致供热企业因盈利压力却步。三是,现有居民供热定价机制未充分将低碳供热技术的高前期投入成本与环保价值纳入定价考量范畴,叠加部分地区缺乏配套的成本分摊政策与价格疏导机制,导致低碳供热难以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进一步削弱了热力企业应用低碳供热技术的动力。
本研究选择居民供热价格机制作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居民供热价格机制的现状与问题、总结国际先进经验、测算比较不同低碳供热技术的成本,探究低碳供热成本的有效传导路径与居民供热价格机制的优化方向,并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居民供热价格机制、促进低碳供热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扫码或加微583769685索取报告全文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文章多来源于公开媒体内容,整理、翻译、编辑而成,仅供读者参考。文中的观点和内容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对读者不构成任何项目建议或承诺!如果本文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加微583769685联系,将及时处理。
1、
2、
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