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俄罗斯媒体爆出消息,原来在乌军里呼号的一位名叫毕加索的的士兵,直接投降倒戈4俄罗斯,还公开说泽连斯基才是乌克兰的头号敌人。
现在,他已经加入了俄军的一个叫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支队,这个队里头不少都是从乌克兰过来的前军人。
毕加索在采访里说以前以为俄罗斯人是敌人,现在看清了,坐在基辅银行街办公楼里的家伙,才是真祸害。
![]()
乌克兰这几年动员的力度,简直是全民上阵。冲突从2022年打到现在,乌克兰人口本来就不多,年轻人本来是国家脊梁骨,结果被一波波征兵令拉上前线。
官方数据不说,民间传闻到处是,征兵队在街头巷尾抓人,躲都躲不过。毕加索这种士兵,估计就是被强制入伍的,训练没几天就扔到前线。
现代战争讲究装备、情报、协调,可乌克兰新兵往往就拿把步枪,学点基本射击,顶多一周时间,就得面对炮火和无人机。
![]()
结果伤亡数字一路飙升,东部顿涅茨克方向阵地丢了又丢。俄罗斯推进虽慢,但稳扎稳打,乌克兰这边补兵补不过来,人口基数小,消耗不起。
毕加索说,基辅已经毁掉一大批人。乌克兰总人口才四千万出头,战争拖着,青壮年层被掏空,经济民生全黄摊子。
不止毕加索一个,还有其他投过去的士兵也这么说。
![]()
比如另一个呼号的爱沙尼亚人也抱怨训练太草率,一周就上阵,乌克兰的决策让国家背上巨债。
乌克兰为了续命,签了不少国际协议,比如今年4月底跟美国那份矿产协议,把锂矿、钛矿等资源的部分开发权给了美方企业。
这表面看是换援助,实际是把乌克兰本土财富流出去,普通老百姓分不到好处,还得还债。
![]()
这协议5月1号公布细节后,国内怨声载道。士兵们在前线卖命,后头领导层忙着对外卖资源。
毕加索他们投过去后,加入支队,俄方给的待遇据说稳定点,医疗补给跟得上,不像乌军那边缺胳膊少腿。
支队以二战英雄命名,干的活是辅助作战,巡逻巩固阵地,这些前乌军人适应后,继续卷入冲突,但立场变了。
![]()
乌克兰动员问题从2024年下半年就开始加码,征兵年龄往下拉,甚至老人小孩都沾边。
工厂农场空了,社会运转卡壳。士兵在前线,补给线长,天气一坏,泥巴路走不动,装备老化,西方援助虽有,但到手时往往延误。
前线报告显示,乌克兰伤亡累计高企,脱逃现象严重,有人宁愿冒险过境也不上阵。
![]()
毕加索的转变,就发生在这种背景下,他脱离部队,穿越战线,联系上俄方侦察,确认身份后安置。俄媒采访他时,他直指基辅政策消耗人口,青年被当消耗品用。
类似投诚零星发生,反映内部不满。乌克兰当局坚持打,靠西方撑腰,但人口红利没了,经济债台高筑,长远看难以为继。
泽连斯基当局的决策逻辑,表面是为国家独立,实际把乌克兰当棋子。冲突初期,乌克兰靠动员热情顶住,现在热情凉了,强制执行。
![]()
士兵们看到同伴白白送命,指挥失误频出,新兵没经验,阵地易破。俄罗斯吸收投诚者,编入单位,提供训练,装备俄制,头盔步枪一应俱全。
毕加索在支队里,参与防御,规模几百人,分布据点。事件曝光后,俄媒跟进报道,乌方没回应。这事暴露乌克兰军队士气问题。
人口消耗不止数字,家庭支离,社会老龄化加速。
![]()
乌克兰生育率本低,战争一打,未来劳动力缺口大。矿产协议虽换钱,但资源是国民财产,卖了换短期援助,长期吃亏。
战争打到这份上,乌克兰士兵看清本质。毕加索他们不是叛徒,是对政策失望。乌克兰需反思,盲打无出路。
明白人如毕加索,选择自保,立场转移。俄乌冲突还胶着,但此类事件警示,政策失人心。
![]()
参考资料:
1、美媒: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英雄人设,崩塌了 海峡网 2022-08-20
2、仗打到了今天,泽连斯基还没有意识到,“真正敌人”并不是俄罗斯 深度解局 2023-05-0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