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北美不少影院,每到半夜还在放一部2003年的老电影——《房间》。
观众不只是安安静静坐着看,还会跟着屏幕里的台词一起喊,甚至往前面扔勺子。
你说这事儿怪不怪?按常理,烂片早该被遗忘了,可这部《房间》,烂番茄评分低得可怜,却被人叫作“烂片中的《公民凯恩》”,火了快20年。
![]()
今天就聊聊这种“烂得迷人”的艺术,到底有啥魔力。
<房间>:600万拍出来的“灾难”,为啥火了近20年?
《房间》的导演叫汤米・韦素,在好莱坞就是个圈外人,这部片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
他当初是真打算拍一部“深刻的爱情悲剧”,还砸了600万美元——这在2003年的独立电影里不算小数目。
可拍出来的成品,说难听点就是“灾难级”的。
![]()
剧情一会儿跳这个类型,一会儿跳那个类型,逻辑根本捋不顺。
有的角色刚出现,下一秒就没影了,线索断得莫名其妙。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开场才20分钟,就塞了三场床戏,跟后面的剧情几乎没啥关系。
本来想觉得这就是个没人看的烂片,但后来发现,恰恰是这些“糟糕”的地方,成了它的特色。
后来詹姆斯・弗兰科拍了部《灾难艺术家》,就是讲汤米拍《房间》的事儿,这部片还让弗兰科拿了金球奖。
![]()
有人说弗兰科是在取笑汤米,可弗兰科自己不这么认为。
我倒觉得他说得对,《灾难艺术家》不是在嘲讽,而是把《房间》的“独特”给挖了出来。
这部片一上映,更多人知道了《房间》,甚至专门去影院看这部“烂片”,形成了一种特别的观影文化——喊台词、扔勺子,就像一场集体狂欢。
其实《房间》能火,还有个关键原因,就是它的“烂”不是故意的。
汤米是真的投入了感情,想做好,只是能力没跟上。
![]()
这跟那些故意拍烂片博眼球的不一样,比如《空中蛇灾》,就是靠夸张的特效和无厘头剧情找乐子,观众看个新鲜就忘了。
但《房间》的“烂”里有真诚,观众能感觉到,所以才会反复看,还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
不只是电影:“好坏艺术”藏在博物馆和诗句里
不光是电影圈,其他领域也有这种“烂得迷人”的艺术。
![]()
比如美国马萨诸塞州有个“糟糕艺术博物馆”,简称MoBA,1994年就成立了。
这个博物馆收的不是名家大作,全是那些“真心创作、真情失败”的画。
馆里有幅著名的画叫《露西在煤堆里》,人物脸的比例都不对,颜色搭得也乱,但就是有人专门去看。
博物馆还有句标语,叫“艺术太重要,不能只留给优秀作品”,这话听着有点反常识,但仔细想想还挺有道理。
![]()
文学圈也有这样的例子,19世纪有个美国诗人叫朱莉娅・摩尔,被人笑称“密歇根的甜歌手”。
她写的诗直白得有点笨拙,语法也不严谨,比如有句“O,whatasadtimeitwasforme,
Whenmyhusbanddiedsosuddenly”,读起来就像普通人随口写的。
评论家都嘲讽她,可偏偏有很多读者喜欢,觉得她的诗里有“没修饰过的真情实感”。
搞不清为啥有人喜欢“烂作品”?其实就是因为这些作品不装,很真实,不像那些“伟大的艺术”,总让人觉得有距离感。
![]()
还有部电影叫《弗洛伦斯・福斯特・詹金斯》,原型是个美国社交名媛,唱歌完全不在调上,就是个“音痴”,但她自己不知道,还坚持要公开演唱。
1944年她甚至在卡内基音乐厅开了演唱会,门票居然卖光了,虽然乐评人把她骂得很惨。
我觉得这个故事特别能说明“好坏艺术”的核心——创作者的“真诚”比“完美”更重要。
弗洛伦斯是真的爱唱歌,哪怕唱得不好,这种热情也能感染人。
![]()
那为啥大家会痴迷这种“坏艺术”呢?有哲学家专门写了论文分析,比如约翰・戴克和马特・约翰逊。
有人说这是“幸灾乐祸”,看别人失败找乐子,可戴克他们觉得这解释太浅了。
我也这么觉得,要是单纯看笑话,没人会反复看同一部烂片,还花时间研究里面的细节。
观众喜欢的,是那种“怎么会有人觉得这是个好主意”的困惑和震惊,还有作品里藏着的“真实”。
就像《房间》,观众看的时候会笑,但笑完之后,还会觉得有点温暖。
![]()
因为汤米的失败,让普通人看到了自己——我们也会有想做好一件事,结果搞砸了的时候。
疫情期间,《房间》的线上观影人数涨了不少,很多人说看这部片能放松,因为它让自己明白,不完美也没关系,失败有时候也能变成一种特别的“美”。
其实“好坏艺术”的存在,也打破了我们对“艺术”的固有认知。
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艺术就得是“伟大的”“完美的”,比如《蒙娜丽莎》《哈姆雷特》。
![]()
但这些“坏艺术”告诉我们,艺术也可以不完美,可以有瑕疵,甚至可以“烂”。
只要里面有真诚,有独特的东西,就能打动人。
总的来说,这种“烂得迷人”的艺术,核心就是“真诚的失败”。
创作者真心想做好,结果没做成,反而留下了独一无二的“糟糕”。
![]()
观众喜欢的,就是这份不装、不完美,还有从中看到的自己。
或许未来,会有更多人接受这种“好坏艺术”,艺术的评价标准也会更包容。
毕竟,不是所有美的东西,都得符合标准答案,有时候,意外的失败,反而能开出不一样的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