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传下来的俗语从来不是空话,“有钱不去两地,没钱不求两人”
这句就藏着中国人最实在的生存智慧。
它不是封建糟粕,
而是千百年来普通人在金钱与人性里摔打出来的经验,
既透着对欲望的警惕,更藏着对人情的看透。
![]()
先说说 “有钱不去两地” 里的 “两地”—— 赌场和风月场所。
这俩地方在古代就是公认的财富陷阱,《史记・货殖列传》里早有 “博戏,恶业也” 的告诫。
赌场最能放大人性的贪婪,明清时晋商票号鼎盛,
却有记载部分掌柜因沉迷骰子戏,把数十万两白银的家底输得精光,
直接让传承百年的字号倒闭。风月场所则是欲望的泥潭,
明代沈万三富可敌国,却因沉溺歌舞升平疏于产业管理,
最终落得家产查抄的下场,这在《明史・马皇后传》里都有间接记载。
![]()
从民俗角度看,古人对这两地的排斥早成规矩。
传统婚礼上 “跨火盆”“踩米袋” 的仪式,本质是告诫新人远离 “邪淫”“败家” 之事;
就连过年贴的门神,最初也有 “驱邪避赌” 的寓意。
搁现在这 “两地” 换了新马甲,变成网络赌场、奢侈品攀比圈,但本质没变,
都是让钱财快速流失的黑洞,公安部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侦破的网络赌博案件里,
超七成受害者是有一定资产的中产阶级。
![]()
再讲 “没钱不求两人”,这两种人分别是势利眼的小人和忘恩负义的伪君子。
传统社会讲究 “礼尚往来”,《仪礼・士相见礼》里连拜访送礼都有规矩,可势利小人根本不吃这套。
《战国策》里记载的苏秦,落魄时 “妻不下紝,嫂不为炊”,富贵后 “嫂蛇行匍伏”,这就是最鲜活的写照。
而忘恩负义的伪君子更可怕,就像《阅微草堂笔记》里记的某书生,靠乡邻资助考取功名后,
反咬恩人 “行贿求官”,这种事在民间多了,才催生出 “救急不救穷,交友不交伪” 的俗语。
![]()
民俗里早有对这类人的防备智慧。
过去农村建房讲究 “避煞”,其实也暗含 “避人”,正房不与品行不端者家对门,就是怕沾染是非。
借钱时要 “立字据”,不光是留凭证,更是用仪式感筛选人品。
现在这道理照样适用,多少人向所谓 “好友” 借钱时笑脸相迎,要钱时反目成仇;
职场上为了利益背后捅刀的 “小人”,更是让不少人栽了跟头。
这句俗语的生命力,在于它道透了人性的不变规律。
有钱时守不住本心,再多财富也会被欲望吞噬;没钱时看错了人,只会让尊严被踩在脚下。
清代《朱子家训》里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的教诲,跟 “不去两地” 是一个意思;
而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正是对 “不求两人” 的补充。
![]()
放到今天,这俗语不是要让人变得冷漠,而是教人保持清醒。
有钱了去做实业、助公益,比扔在赌场有意义;
没钱了靠自己打拼、求靠谱亲友,比求势利小人有尊严。
毕竟老祖宗早就说了:“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结交百人,不如知己一人。” 这既是心酸的现实,更是踏实的活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