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语:“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连孔夫子这位圣人也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想必很多人都记得,中国人曾经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打招呼用语:吃了吗?
![]()
“吃”文化,在汉语中,可以说是大放异彩,随处可见。
比如,中国人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分两类:“生人”和“熟人”。或许是因为生的东西不能吃,熟的可以吃,衍生出一个词“杀熟”。
“吃”字文化,可以说贯穿了中国人的一生。
从出生开始,“吃奶的力气”用来形容把浑身上下所有的力气都用上;“一把屎一把尿喂养大”形容养孩子的艰辛。
到了上学,考试得零分叫吃鸭蛋;对文章反复思考叫咀嚼,欣赏文章之意叫品味;理解不透叫囫囵吞枣,理解深刻叫吃透。反正都离不开吃。
等踏上社会,就更离不开“吃”字文化。
谋生叫糊口,工作叫饭碗;开除不叫开除,叫炒鱿鱼;干活费劲叫吃力,蔸里无钱叫吃紧;做事轻松,叫小菜一碟;做难以完成的任务,叫啃硬骨头;收入太少叫吃不饱,负担太重叫吃不消;算计同事朋友,叫吃窝边草;如果一个人成天无所事事,叫饱食终日。
穷得没饭吃,叫喝西北风;说你没能力,叫吃干饭;靠女人吃饭,叫吃软饭;靠父母叫啃老,靠积蓄过日子叫吃老本,不顾他人叫吃独食。
嫉妒叫吃醋,占便女人宜叫吃豆腐;受到欺骗损害,叫做吃亏;被人打了,叫吃几记老拳;被人起诉,叫吃官司;犯人被杀头,叫吃了一刀。
日子过得艰难,叫做吃苦;日子过好了,叫吃香喝辣;拿人家的好处,叫做吃回扣;去找人不在家,叫吃闭门羹;受不了苦,叫做吃不消。
受照顾叫吃小灶,忘恩负义叫吃饭砸锅;人缘好叫吃得开,两面派叫吃里扒外;被警察叫去训话,叫请喝茶;自作自受,叫吃不了兜着走;受欢迎叫吃香,有人请客叫吃请;打电话时间长了,叫煲电话粥。
做事不讲究叫吃相难看;老夫少妻,叫老牛吃嫩草;犹豫不决叫吃不准,受到了惊吓叫做吃惊;婚外情叫偷吃,识时务叫好汉不吃眼前亏;没有自知之明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贪心不足叫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
只要是过节,无论什么日子都离不开吃。
皇帝祭天的时候杀三牲,是给神仙供奉吃的。
祭拜祖先时,也要摆上一堆吃的。
拜神仙、菩萨时,供奉的还是吃的。
过春节,来一碗水饺;元宵节,来碗元宵(汤圆);清明节,我们有青团;过端午,大伙一块吃粽子;过中秋,全家人吃月饼;重阳节,吃的是重阳糕;腊八节,喝的是腊八粥。
无论遇到什么事,总也离不开一个“吃”字。
生病了,要吃点好的;大病初愈,多吃点补补!
红白喜事,摆开席面吃!接风洗尘,吃!送别亲友,吃!孩子上大学,吃!相亲结婚,吃!联络感情,吃!求人帮忙,还是吃!
文人雅士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到了医院,医生开完药后,会告诉你要忌口,这个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得了绝症,医生会跟家属说,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吧。
问问各位朋友,今天你吃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