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少开药、少检查”纳入监管,新规2026年1月1日起推行!红线别碰

0
分享至

“少开药、少检查”将纳入监管,新规2026年1月1日起推行!这些红线别碰
小区里的李阿姨最近总犯嘀咕:“上次感冒去医院,医生就开了血常规和感冒药,没让做CT,是不是怕担责故意少检查?”而刚陪孩子看诊的小张则吐槽:“以前娃发烧动辄开一堆检查,花了不少冤枉钱。”其实这两种顾虑很快都能有解——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推出的诊疗规范监管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全面实施。这新规可不是简单“限药限检查”,而是给“过度诊疗”和“消极诊疗”同时划了红线,既要防“乱花钱”,也要堵“该治不治”的漏洞,每一条规矩都有官方说法撑腰。




新规不是“一刀切”:管的是“过度”和“缺漏”两类乱象
很多人以为新规只查“多开药、多检查”,其实它盯的是两种走极端的诊疗行为。2025年10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专项整治文件明确,既要打击“无指征过度医疗”,也要整治“为省成本故意少做”的消极诊疗。
先说“过度诊疗”的红线。普通感冒发烧开CT、生化全套,高血压患者一种药能控制却开三种同类药,这些都属于违规。云南2025年10月的专项整治中,就把“违规超量开药”列为重点线索,明确门诊开药必须“短期适量”:普通常见病不超过7天量,慢性病不超过30天量,严禁搭售无关药品。而“消极诊疗”同样要被罚,卫健委此前通报过基层医院案例:糖尿病患者脚疼,医生没做血管超声就按“脚气”治,导致患者足部溃烂截肢,医院赔钱且涉事医生被暂停执业。新规的核心是“该做的必须做,不该做的别乱做”,精准卡在“合理诊疗”的区间里。
3把“监管标尺”:医生开药检查有了硬规矩
新规没搞模糊要求,直接给医生划了3个可落地的“标尺”,既管住乱象,也给规范诊疗的医生“撑腰”。
第一把标尺是“临床路径底线”。每种常见病都有明确的诊疗标准,比如肺炎必须做血常规、胸片,高血压初诊要测24小时动态血压,少一步都算“诊疗不规范”。而且这个路径会实时更新,比如流感季会加“流感病毒检测”,新指南推荐的药物也会同步纳入,确保诊疗跟上医学规范。
第二把标尺是“风险告知留痕”。不是所有检查都得做,但“不做的风险”必须说透。比如患者怕CT辐射拒绝检查,医生得把“可能漏诊早期肺癌”的风险写进病历并让患者签字,否则出问题医生要担责。这既是保护患者知情权,也是给医生的“免责凭证”。
第三把标尺是“智能审核站岗”。2026年起,全国医疗机构都要上线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医生开单时,系统会实时比对患者病情、病史,违规就弹预警,严重的直接拦截。江苏盐城试点显示,这套系统让基层处方合格率从92.3%飙升到99.92%,过度开药几乎绝迹。重庆的监测系统还能关联既往检查,有效期内的结果重复开单会直接预警,已帮患者节约费用3.12亿元。
患者得实惠:少花冤枉钱,多了“监督权”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新规带来的全是实在好处,看病再也不用“猜来猜去”。
最直接的是检查用药更省钱。2026年底前全国将实现二级以上医院200余项常用检查互认,CT、血常规等高频项目不用重复做,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跨院就诊平均每人能少花200-300元,就医时间缩短30%以上。浙江推行后,仅检查互认一年就省了13亿元。用药也更规范,2025年上半年全国用药咨询门诊调整了35万例不合理方案,不少患者每月药费少花几百块。
更安心的是有了“监督抓手”。广东、云南等地已启动医保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征集过度医疗线索,查实后举报人能拿200元到20万元奖励,信息严格保密。烟台2024年就靠市民线索和智能监控,揪出4459例违规病例,追回医保基金63万多元。
医生不纠结:支付改革“倒逼”规范,还有“容错空间”
新规不是给医生“加负担”,反而靠制度设计让医生能专心治病,不用在“开单创收”和“规范诊疗”间纠结。
核心是DRG/DIP 2.0版支付改革全面落地,医保按“病种打包付费”,比如治疗无并发症阑尾炎,医保定好固定额度,多开检查反而医院贴钱。安阳试点显示,改革后医疗费用从年增25%变成负增长,医院主动减少无效检查,还能拿结余资金升级设备、提高医护待遇。门诊也有新规,广东实行“按人头付费”,医保提前拨钱,花省了医院能留用,医生自然不愿开多余检查。
同时新规留足“容错空间”:疑难杂症的特殊检查、患者过敏需换替代药,医生填“特殊说明”后可人工复核通过;儿科、心外科等重点科室的合理诊疗,还能拿10%额外支付。绩效分配也变了,不再看“开单量”,而是看“治愈率”“患者满意度”,从根上引导医生规范行医。
2026年1月1日新规落地后,“看病贵”“看病迷”的问题会越来越少。对患者来说,记住“检查看是否对症、用药看是否必要”;对医生来说,守住“临床路径底线、风险告知留痕”,就不会踩红线。毕竟医疗的本质是“治病救人”,新规不过是让诊疗回归初心——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不该花的一分不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市早苗考虑调整“无核三原则”,中方: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高市早苗考虑调整“无核三原则”,中方: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参考消息
2025-11-15 22:01:05
德国恢复18岁兵役制!准备部署80万大军同俄罗斯开战

德国恢复18岁兵役制!准备部署80万大军同俄罗斯开战

项鹏飞
2025-11-13 21:50:49
死的绝望!摇滚女歌手阿珍离世。长得漂亮!座椅挤压,肋骨断裂。

死的绝望!摇滚女歌手阿珍离世。长得漂亮!座椅挤压,肋骨断裂。

叨叨话影
2025-11-16 12:45:45
倒闭14万家!曾年赚22亿的奶茶之王,加盟商怒挂条幅:血本无归!

倒闭14万家!曾年赚22亿的奶茶之王,加盟商怒挂条幅:血本无归!

青眼财经
2025-11-13 23:02:27
脱北者揭秘张成泽被清洗真相:染指金家3位女人,失去最大靠山

脱北者揭秘张成泽被清洗真相:染指金家3位女人,失去最大靠山

小詹看世界
2023-12-10 15:53:03
德国为沈伯洋打开大门后,中方宣布德财长访华,中德该好好谈谈了

德国为沈伯洋打开大门后,中方宣布德财长访华,中德该好好谈谈了

影孖看世界
2025-11-15 18:16:50
“在父亲问题上,有划分敌我的必要”!

“在父亲问题上,有划分敌我的必要”!

望岳
2025-11-08 21:04:52
喜茶在深圳盖楼了!129米全球总部,这排面你给几分?

喜茶在深圳盖楼了!129米全球总部,这排面你给几分?

GA环球建筑
2025-11-16 10:03:21
比亚迪远程锁死印度电动大巴!看清印度宰客套路让其如意算盘落空

比亚迪远程锁死印度电动大巴!看清印度宰客套路让其如意算盘落空

诗意世界
2025-11-15 11:01:48
我是局里骨干晋升失利,提交调岗申请的当天,局长紧急约我面谈

我是局里骨干晋升失利,提交调岗申请的当天,局长紧急约我面谈

秋风专栏
2025-11-11 11:51:21
2025年,5国被踢出发达国家行列,分别都是谁?

2025年,5国被踢出发达国家行列,分别都是谁?

泠泠说史
2025-10-12 17:40:53
优雅又有女人味的紫色系穿搭分享

优雅又有女人味的紫色系穿搭分享

牛弹琴123456
2025-11-16 12:55:10
这对师徒,揭开了相声界的另一种丑陋!

这对师徒,揭开了相声界的另一种丑陋!

山野卢员外
2025-11-16 14:13:25
钱再多有什么用?57岁李克勤家丑曝光!一个败家子毁了全家

钱再多有什么用?57岁李克勤家丑曝光!一个败家子毁了全家

林轻吟
2025-11-14 09:20:39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中建掀桌:越秀请收好你的岭南招数!

中建掀桌:越秀请收好你的岭南招数!

地产十一言
2025-11-16 08:53:18
变了!日本:已向抗议的中方说明,日方在涉台问题上立场始终未变

变了!日本:已向抗议的中方说明,日方在涉台问题上立场始终未变

来科点谱
2025-11-16 08:55:24
追光|42.195公里,连接了多少“大湾区奇迹”?

追光|42.195公里,连接了多少“大湾区奇迹”?

新华社
2025-11-15 22:09:03
上海四季雅苑“独栋别墅”业主私挖自家地下室,为什么会导致“邻居家”墙体开裂?

上海四季雅苑“独栋别墅”业主私挖自家地下室,为什么会导致“邻居家”墙体开裂?

良有方
2025-11-16 06:32:15
风向大变!铁杆台独纷纷倒戈,回家才是正途

风向大变!铁杆台独纷纷倒戈,回家才是正途

起喜电影
2025-11-12 08:01:49
2025-11-16 15:11:00
慧眼看世界哈哈 incentive-icons
慧眼看世界哈哈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4626文章数 21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教育
艺术
亲子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中国教育部发布赴日留学预警

艺术要闻

耗资17亿!中国最“丑”建筑?不,这是最硬核的!

亲子要闻

爸爸把女儿手夹紫了,3岁女儿让妈妈报警,要给爸爸抓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