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河南的生活和故事, 点关注、不迷路 !
![]()
01
前段时间,我家小马丁生病,放学回来,他说没力气,整个人蔫蔫的,一测量体温:38.5℃。
先去诊所一看,确认为:疱疹性咽颊炎,拿了一百多块钱的药,花花绿绿的盒子好几个。
当天晚上到第二天白天,都在反复高烧,担心他一直不退烧,影响身体,还担心他落下课程,就决定带他去输液。
去了社区医院,抽血做检查、输液,花了三四百,第二天再输液,又花一两百,而且输液第二天,才想起来他有居民医保,赶紧办了卡,得以报销了一部分钱。
后来几天,还有点不舒服,再去拿药,又是小一百块钱没有了。
![]()
02
就现在就医政策来说,郑州的政策比之前好多了,不住院也可以报销部分医治费用,不像以前,门诊完全不可报销,有时候看小病,比住院还花钱。
郑州政策是好一些了,在我老家县城,门诊还是不能报销。
所以有时候到冬天,村里老人发烧感冒,病情稍微难缠一点的,老人就住院了,政策上我也不太懂算不算不合规,但是对于农村老人而言,这是最好的选择。
相对来说,住院治疗快、少受罪,费用可报销,并且住院,医院还有暖气,比冷嗖嗖地在家养病强多了。
多数老人嫌住院麻烦,但是老人也清楚,现在村里诊所拿药、打针的费用,也不比住院少什么。
再者,老人都住院了,儿女、亲戚知道了,该去照顾的去照顾,该看望的去看望,得到多一份关怀,虽然老人嘴上说“不用来看望、出院回家、糟蹋钱”,但是心里还是高兴的。
![]()
03
前几天回家,去对门嫂子家串门儿,她聊起带着孙女去村里诊所看流鼻涕。
诊所大夫在娃娃身上贴了一两个中药贴,给了个成盒的儿童药,一到算账,竟然小一百块钱。
问题是中药贴治疗的慢,还得连续去好几天,一个星期下来,小一千块钱没了!
要知道,村里挣钱很难,老母亲们天天去地里掩蒜、打药、薅草,一个小时才十块钱,一天干十个小时,才能挣100块,勉强够孩子买药的钱。
在村里诊所的花费……
令我很震惊。
变化太大了,已经直追省会城市。
![]()
04
前两年我带小马丁也去村里诊所看过感冒,开的甜药(就是儿童冲剂),还贴了两个中药贴,我要付账,我妈抢先付了,当时我想着没有多少钱,就随她付款了,结果一问,100块钱!
我简直惊呆了!我对村里诊所开药的印象还停留在远古时代:一包苦药片,五毛钱。
我赶紧扒拉扒拉诊所开的药,确实是儿童药,但是都是不太知名的药厂生产的。
在我古老的记忆里,村里的诊所拿药便宜着呢。
我还上学那些年,要开学时,爸妈就去村里诊所给我包点常用药,比如治疗感冒发烧、鼻炎等等的药。村里的人出去打工时,也会先在诊所包点药,以备不时之需。足以证明,当年村里开药,价格相对还是便宜的。
苦药片,五毛钱一包,三天的药,就是四五块钱。
十来年过去,我知道价格会涨,万万没想到,翻了这么多倍。
现在包两三天苦药片,大概是20-50元居多,屁股针是30元一针。
这种价格,在城市也就算了,毕竟城市就业机会多,稍微劳动一下,也能挣2000元以上,可是村里呢?一个月累死累活挣2000元就算很多了。
![]()
05
有人可能会说,药的价格是固定的,不可能在城市就贵,在村里就必须便宜。
可是,据我不太严谨的观察来看,我们在城市支付的药费,大概很大部分都用在了诊所的房租上,不知道对不对,有懂行的老乡,欢迎留言区指正。
村里的房租才多少钱?有很多诊所就开在自家的宅基地上,有成本,也是非常有限的。
有时候村里邻居说起谁谁谁没了(去世),总是会感慨一句“看他平时也没啥事啊,咋就突然没了”。
其实,自己身体好不好这回事,就和“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差不多,自己心里清楚着呢。
农家人土地刨食,生活艰难,别说不舍得吃饭,吃药看病更是不舍得,很多人不舒服了,会选择“熬、硬抗”,弄个药片吃吃,不疼、不难受,就当痊愈了,可以说,我的祖辈、父辈们就是这样过来的。
慢慢小病熬成大病,一旦大病,就容易无力回天。
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现在每个月领一两百元养老金,结果一不小心发烧感冒,三五天里养老金全送诊所了。
原来诊所还能看得起,现在可好,诊所也看不起了……
有时候细细想想农村老人的生活,真是太艰难了。
本文配图来自兰考老乡“居土豆”
作者:农家女儿书写人间百态。老乡爱看的公众号,常有爆文10万+,阅读量达1000万+,这有温暖的乡村记忆,仅此一号,长按下图即可关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