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零碳
碳中和领域的《新青年》
![]()
01
工信部:到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
10月31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更大力度普及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加快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循环利用等全链条的绿色转型升级。“点线面”结合,打造绿色产业生态,为拓展绿色贸易夯实产业基础。
一是“源头”上推行绿色设计。应用轻量化、无害化、长寿命、易回收的绿色设计理念,重点面向电子、汽车等一些行业开发推广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装备等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产业。
二是“点”上建设绿色工厂。发挥绿色工厂在绿色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加快从标杆引领向更大规模的推广转变,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引导绿色工厂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培育一批零碳工厂。
三是“线”上培育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供应链提升行动,推动大型企业发挥龙头牵引作用,通过绿色采购等倾斜政策支持,提高供应商中绿色工厂企业的比重,带动整个链条绿色转型。
四是“面”上发展绿色园区。实施绿色工业园区提升计划,推动高新区、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同时要积极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园区。
(来源:第一财经)
02
净利狂降6900%,晶科能源“越卖越亏”?
10月30日晚间,晶科能源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晶科能源营收为479.86亿元,同比下降33.14%;归母净利润亏损39.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2.15亿元,同比下降422.67%。
其中,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161.55亿元,同比下降34.11%;归母净利润亏损10.12亿元,同比降幅高达6900.55%。基本每股收益为-0.1元,同比下降10100%。
晶科能源三季度巨亏是行业周期必然。业内人士分析称,原因有三:
第一,行业价格战“卷”到极致:卖1块亏3毛的“死亡游戏“。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公司以61.85GW出货量全球第一,却要为低价订单买单,相当于每卖1块钱组件,就要亏掉近3毛钱成本。
第二,TOPCon技术先发优势式微,同质化杀价愈演愈烈。截至2024年底,N型TOPCon电池总产能已超过800GW,市场占比超70%。
第三,现金流“失血”,负债率偏高。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晶科能源总资产为1171.98亿元,总负债为872.9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48%。
(来源:太瓦能源)
03
央行王信: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
10月31日,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从以下方面重点发力,支持绿色服务贸易发展:
一是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的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和评价、废旧资源回收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三是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以金融业的双向开放,赋能绿色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
(来源:人民财讯)
04
青海光热在用、在建总规模位列全国第一
“青海光热在用的、在建的总规模位列全国第一,已形成世界光热看中国,中国光热看青海的发展格局。”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纳军在10月30日举行的2025青海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上表示。
截至今年9月底,青海电力总装机7728.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7251.4万千瓦、占比93.8%,新能源装机5584.2万千瓦、占比72.3%,两项占比均居全国首位。
(来源:中新网)
05
国内首个“绿醇—加注—航运”全链示范项目在吉林启动
10月30日,由国家电投集团吉电股份牵头,联合中远海运、上港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贯通“绿醇生产—燃料加注—远洋航运”全链条的绿色甲醇示范项目——吉电股份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项目,在吉林四平启动创优建设。
据报道,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绿醇19.72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0万吨;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将直接创造500余个就业岗位,并带动生物质收储运、装备制造、技术服务等产业链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
06
我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占国际市场份额70%
记者从中船集团获悉,我国自主研制的17.4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大型运输船,10月30日在上海交付,而明天还将有同一型号另一艘船交付。今年全年有望交付大型LNG船11艘,将再创全国单年交付数量新纪录。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8.8%,船舶工业利润率达到9.71%,创近十年新高。
(来源:央视财经)
07
锂价回升推动“锂业双雄”三季度扭亏,锂矿股集体飘红
财新网10月30日报道,锂价回暖,“锂业双雄”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前三季度业绩扭亏,其他锂业公司三季度大多实现盈利,锂矿股迎来集体上涨。
10月30日,天齐锂业发布财报,第三季度公司营收25.6亿元,同比减少三成,归母净利润9548.6万元,同比增加超一倍。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3.97亿元,同比减少29.7%;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财报表示,天齐锂业营收同比减少的背后,是锂产品的销量及销售均价同比下滑。不过,尽管锂产品市场波动影响售价,天齐锂业澳洲子公司的锂矿定价周期缩短,锂矿售价和锂产品定价错配影响已大幅减弱,推动公司利润增加。
(来源:财新网)
08
国轩高科斯洛伐克电池超级工厂正式开工
据国轩高科消息,当地时间10月28日上午,国轩高科位于斯洛伐克苏拉尼市的电池超级工厂项目正式开工。
斯洛伐克国轩电池超级工厂项目占地65公顷,位于斯洛伐克苏拉尼战略园区,一期规划产能为20GWh,工厂计划2026年试生产,2027年正式生产。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盟市场。
斯洛伐克经济部长萨科娃的介绍说,该工厂项目是斯洛伐克大型投资项目之一,将创造超过1000个新就业岗位,拉动区域发展。
(来源:环球时报)
09
三星SDI与宝马集团就全固态电池验证项目达成合作
财联社10月31日电,三星SDI宣布,已与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及美国电池技术公司Solid Power共同签署三方协议,将携手开展全固态电池验证项目。根据协议,三星SDI将采用Solid Power研发的固态电解质,供应兼具更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全固态电池单元。宝马集团将负责配套电池模块及包组的研发。三方旨在基于共同确定的参数与需求评估电池性能,并将其搭载于宝马下一代验证车辆进行测试。
(来源:财联社)
10
First Solar销售额超预期,将在美国开设另一家工厂
美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First Solar 10月30日公布的第三季度销售额超出预期,这主要得益于其产品强劲的需求,推动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超过5%。
太阳能发电是美国能源行业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和政府对采用更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强烈需求。
First Solar表示,将在美国建立一座新的3.7吉瓦制造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底开始生产,并在2027年上半年逐步提高产量。
(来源:路透社)
11
新加坡大士电力公司计划到2028年实现燃煤电厂100%生物质能发电
新加坡大士电力公司10月30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计划到2028年将其133兆瓦燃煤发电厂完全改用生物质能发电。
大士电力公司表示,该公司发电能力为2,670兆瓦,占新加坡电力需求的五分之一,目前也在探索清洁能源进口和可再生能源项目,以降低其运营的排放强度。
该公司表示,淡马锡多功能综合设施的联合循环发电厂目前以70:30的煤与生物质比例运行,并补充说,该公司一直在稳步增加进口木屑颗粒和棕榈仁壳以及本地采购的木片的使用量。
(来源:World Energy News)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