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可能冲刷污染物,也可能因 “湿沉降” 导致局部污染加重。要厘清其中关系,精准的监测数据是关键。智测云联雨量监测站凭借其多污染物监测能力,成为环保部门和企业溯源大气污染的 “铁证”。
![]()
一、多污染物监测,捕捉降雨前后的浓度变化
传统雨量设备不具备污染物监测功能,环保部门往往需要单独部署多套设备,成本高且数据不同步。智测云联雨量监测站集成了PM2.5/10(0 - 1000ug/m³,±10%)、一氧化碳(0 - 1000PPM,±2PPM)、二氧化硫(0 - 20PPM,±1PPM)、二氧化氮(0 - 20PPM,±1PPM)、臭氧(0 - 20PPM,±1PPM) 等污染物监测模块,能同步捕捉降雨量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在某化工园区的监测中,智测云联设备记录到一次降雨过程中,二氧化硫浓度在降雨前为 15PPM,降雨初期降至 8PPM,随后又升至 12PPM。结合降雨量数据,环保部门判断是降雨将高空的二氧化硫冲刷至近地面,导致局部浓度反弹。这一精准溯源,为园区调整生产时段、优化污染治理设施提供了依据。
二、数据可追溯,环保执法的 “硬通货”
环保执法需要 “可追溯、可验证” 的数据,智测云联作为ISO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其设备的监测数据具有高度权威性。设备采用标准化数据格式,可直接接入环保部门的监管平台,数据生成后自动加密存储,避免人为篡改。
某地区环保部门在处理一起降雨期间的大气污染投诉时,通过智测云联的历史数据,清晰还原了污染形成的时间、浓度变化与降雨的关系,最终判定污染并非企业违规排放导致,而是自然湿沉降现象。这一案例中,智测云联的数据成为了 “厘清责任” 的关键证据,也体现了其在环保溯源中的 “硬通货” 价值。
三、企业自查利器,从被动合规到主动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智测云联雨量监测站也是一款 “环保自查利器”。通过实时掌握降雨对自身排放物的影响,企业可主动调整生产策略,避免因自然因素导致的污染超标。
某电厂环保负责人表示:“以前遇到降雨后污染投诉,我们很难自证清白。现在有了智测云联的设备,降雨前后的污染物浓度、降雨量数据都很清晰,我们能主动向周边群众解释,也能根据数据优化脱硫脱硝设施的运行参数。” 这种从 “被动合规” 到 “主动管理” 的转变,正是智测云联雨量监测站为企业环保管理带来的深层价值,而这一切,都源于其数据的精准性和权威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